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首屆高峰論壇日前在京舉行。據了解,2014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量接近8.5萬輛,創下新高,但多數業內人士對此并未盲目樂觀。
受益于國家政策強力扶持,在剛剛過去的2014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生產數量創新高,達到84900輛,同比增長3倍,被稱為新能源汽車元年。但在這一亮麗數字的背后,新能源汽車業界仍充滿一種無法言說的焦慮。
按照我國《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要求,到2015年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累計產銷量力爭達到50萬輛。然而,截至2014年底,我國生產和銷售的各類新能源汽車僅為11.9萬輛,這一數字離“50萬輛”的目標相距甚遠。
加快培育和發展新能源汽車,既能有效緩解能源和環境壓力,又能推動汽車產業轉型升級,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和國際競爭優勢。作為備受關注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我國新能源汽車起步不晚,發展似乎也不慢,但產業化之路卻步履蹣跚,創新的活力為何難以激發?日前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以“新能源汽車產業生態”為主題在京舉行論壇,對新能源汽車發展進行了研討。
產品研發要對路
“制約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問題是多方面的,但當前最主要的是兩個,一是可供消費者選用的產品不夠豐富,二是充電基礎設施不夠完善。”科技部電動汽車重大項目監理專家組組長王秉剛開門見山。
在論壇展示區,騰勢、比亞迪“秦”、北汽E200,一輛輛電動汽車,外觀甚是漂亮,但令人擔憂的續航里程和較高的市場定價,卻讓人望而卻步。“必須承認,目前電動汽車與中等級別主流燃油車相比還顯得不經濟、不放心、不方便。”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理事長陳清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