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河子坡医金融服务有限公司

獨家

電動汽車百人會|陳清泰: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生態是國家戰略

發布時間: 2015-01-15 14:54:01    來源: 電池中國網    作者: 木蘭
字體:

[摘要]2015年1月13~14日,以“產業發展新生態”為主題的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首屆高端論壇在北京召開。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理事長陳清泰指出,政府與市場有效配合,構建良好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生態,是我國的國家發展戰略。

  目前國內外的政策大體分三類:即激勵性政策、限制性政策和支撐性政策。陳清泰表示,政府補貼在短期市場表現最敏感,但汽車是種高價值的產品,汽車產業是個巨大的產業,政府補貼只能助力產業邁向依托市場自主發展,不可能十年二十年的延續下去,隨著電動車產業的發展,國家政策會不斷完善和健全。

  逐步放寬市場準入標準

  政府應逐步放寬市場準入標準,吸引更多的企業和資本進入電動車產業,加大試錯風險,推動產業升級。

  陳清泰認為,汽車技術電動化、信息化、智能化與能源革命交集,形成了一個舉世矚目的創新平臺。盡管這個平臺上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和風險,但又給眾多行業提供了豐富的想象空間,吸引眾多的創業者、創新者和企業家甘愿冒險一搏。政府很難預測哪些創新、哪些企業能最終勝出,應鼓勵更多企業和資本參與競爭,在競爭中探索,使成功者脫穎而出。特斯拉和谷歌很好地證明了新進入者會帶來新思維,會引進跨界,因此,加大試錯風險,是推動產業升級和走向成功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陳清泰指出,我國電動車的技術產業鏈、商業模式正走向成熟,一方面需要加速創新和試錯的過程,另一方面政府應對新進入者既不鼓動也不過分限制。企業用真金白銀投入電動車產業,也許大多數會被淘汰,他們正以自己的付出加速產業探索過程,包括產品技術創新、商業模式、融資模式等,都可能在試錯中現出新火花。

  因此,在電動車相關領域,應該發揮市場引導和篩選作用,放寬市場準入,讓投資者自主決策、自擔風險,政府轉向創新、驅動、監管的模式,搭建好平臺,擔當守門人的職責,形成有活力、有序的競爭市場。

  擴大市場助力產業化

  市場是產業化最難突破的瓶頸,電動技術替代主流燃油車是個漫長的過程,如何渡過孕育期而不至流產?陳清泰指出,關鍵在于打開市場出口,擴大市場需求。

  我國應堅持純電動主流市場開拓不放松,鼓勵并支持企業尋找細分市場,讓電動技術在政策支持下依托市場的力量運轉,邊盈利邊發展。

  目前,我國的新能源汽車仍面臨兩大障礙:一是價格昂貴,續航里程能力低。二是充電基建不完善,進而對續航里程要求更高。從產品上看,以特斯拉為代表的高檔車成為高端市場的新寵,插電式電動車也只被小部分消費者所接受,而小型短途低速實用型的電動車則大放異彩,2014年市場有望達到30~40萬輛,如果政策得當,會很快發展成為百萬輛級甚至千萬輛級的市場,有這樣的大市場托底,將會增加一條具有我國特色的純電動車產業化的途徑。

  商業模式創新擴大市場化

  在產業發展初期,消費者對電動車還存有諸多疑慮,應創新商業模式,打開市場出口,擴大市場化。

  陳清泰認為,“以租代買”既解決了車價高的問題,又解決了里程焦慮,而立體車庫停車和自動充電技術破解了停車和充電難題,是現階段有望打開市場出口的創新商業模式。其中,以北京、杭州等為代表的分時租賃、以租代售及以租促用的商業模式異軍突起,杭州的分時租賃已經有1200輛車在運行,成都、武漢等城市有望跟進實施。

  陳清泰指出,電動車市場的發展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政府支持發展電動車,但應該保持技術中立,鼓勵企業發掘市場需求,開拓細分市場,并為新市場的形成創造條件,必要時在認真研判基礎上對某些標準和規則進行修訂。2000年前后,美國、歐盟為滿足低速電動車的消費需求,及時修改道路交通法規,釋放市場潛力。最近,他們又相繼研究對無人駕駛汽車的立法,部分城市開始為其上路松綁,國外這些支持創新、培育產業的做法值得借鑒。

  汽車動力技術電力化經歷了幾起幾落,中國電動汽車走向成熟仍有難度,因此,及時發掘市場細分,在政府支持下依托市場力量,是電動車產業走向成功的一種選擇。

更多推薦

專家專欄

企業專題

熱門文章

展會沙龍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