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消費品的技術開發
稍作一番觀察可以發現,中國的一些新興產業均重復著相似的發展軌跡,隨著行業開始回暖,勢必會再度吸引越來越多的投資者進入,在產能過剩的壓力下,價格戰將導致其毛利率不斷下滑,最終回落至類似一般制造業靠規模以及精細的成本控制才得以生存的境地。
對于光伏制造業環節而言,如何擺脫產業周期困擾,開辟更大的市場空間無疑是一種可行的方式,比如將光伏作為一種附加值依附在其他產業上面,以此獲取更多的機會。
公開資料顯示,業內已經開始進行這方面的嘗試。
在近日舉行的中國光伏大會上,漢能控股公司副總裁代明芳就介紹說,將砷化鎵薄膜材料應用于移動電源,未來的發展空間不可小視。而在具體的發展方向方面,將以民用為主、工業為輔,這有可能成為光伏企業走進千家萬戶的一個方向。“就是說任何可移動、攜帶或者穿戴的東西,都可以運用高效砷化鎵薄膜技術。移動電源的應用領域,還包括像無人機的系統,消費電子類如遠程電源、汽車、物聯網等。從目前的產品來看,有的產品已經開始在市場上出售,有些則處于共同研發、共同開發或者在制造階段。”
代明芳表示,對于上述領域而言,目前最主要的是如何把成本降下來,把產品產量增加上去。“2014年基本已經開始具備產業化,2015年、2016年隨著市場發展會逐漸放大,同時成本會有大幅下降,保守預計,成本差不多是3美金左右。目前在高附加值的汽車市場里大規模生產以后,在中高端常規光伏應用電池領域,這個成本還是有一定競爭力的。”
除此之外,圍繞整個制造業環節的技術進步,也仍將是行業的焦點,并關系到未來與其他能源的競爭情況。
據了解,在“十三五”光伏科技規劃中,電池技術仍然是關注焦點,包括低成本的晶硅電池、薄膜電池以及一些新型高效太陽能電池。
不過,就目前終端應用的現實來看,電池效率的提升固然重要,但放在整個系統中以及目前的并網環境來看,重要性則大打折扣。
對于整個制造業而言,輔材、裝備制造,所需要彌補的缺口,可能要超過電池。
因此,基于目前所面臨的貿易環境,對于光伏行業而言,應該在輔材、裝備制造方面獲得更多的突破,才能在未來可能出現的貿易紛爭中,為中國贏得更多的反制手段以及主動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