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1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或將迎來全面的市場化競爭。
元旦前夕,工信部發布《關于公開征求2016~2020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支持政策意見的通知》(以下簡稱“征求意見稿”),預告我國新能源汽車的中央政府補貼在2017年會較2016年降低10%,在2019年將會較2017年降低10%的補貼調整。由此看來,到202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的補貼標準每兩年下降10%,與2013~2015年的退坡幅度保持一致。
事實上,延續此前我國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的原則,2015年的補貼金額將較2013年降低10%,但與之相對應的是2014年新能源汽車產銷量的大幅提升。市場已然被打開,新能源汽車的“政策紅利”逐步減少,引發了業內的廣泛討論。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2015年新能源汽車的產銷量還將持續爬升,而政府補貼逐步遞減的趨勢也不可逆,因此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競爭已全面市場化,這對汽車廠商而言,將帶來更多生產、營銷和推廣方面的挑戰。
“孵化期”漸隱
2015年,我國新能源車的國家補貼金額進一步減少。根據2014年2月8日國家發改委等部門聯合發布的《關于進一步做好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工作的通知》,2015年的補貼金額將比2013年降低10%(具體數值見表一)。與此同時,包括北京在內的大部分推廣城市執行國家地方1∶1的補貼政策,地方補貼在2015年也會隨著國家補貼下降有所改變。
加之近日發布的“征求意見稿”,不出意料,今后我國對新能源汽車的政府補貼金額將持續下降。
汽車行業知名評論員鐘師表示:“補貼政策連年降低是常態,一方面可以減輕國家財政負擔,另一方面,財政補貼本身就只對新能源發展起‘孵化’作用,不能像保姆一樣從一而終地扶持。如果車企本身不做出努力的話,即便銷量保持增長,恐怕也難以維持現有增幅。”
根據中汽協秘書長董揚的判斷,2015年新能源將維持現有增速,產銷或達10萬~15萬輛,50萬輛目標將比原定計劃晚一年(2016年)實現。無論如何,按照現有市場基礎,銷量增長大局已基本確定,但2015年具體增幅是多少,仍然有待考證。
根據數據顯示,2014年1~11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已達5.3萬輛(為2013年全年銷量3倍),而全年銷售總量或突破6萬輛。2014年的數據已然證明,在補貼下降的趨勢下,新能源車型銷量能在免征購置稅等政策扶持下保持較大幅度的增長。目前,已有39個城市和城市群進入新能源發展快車道,共同促成了6萬輛大局,政策“孵化”使命已在一定程度上助力成功。
2011年至今,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累計已近10萬輛,但與原定的2015年實現產銷50萬輛目標相去甚遠,補貼逐年減少,的確是在原動力上造成損傷,但補貼下降并不意味著新能源發展一定會隨之走低。不能忽視的是,左右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趨勢的還有另外一個重要的自變量——私人市場打開程度和車企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