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鏈接
充電樁難過的道道溝坎
去年底工信部官方公布的一則分析報告提出,2014年“在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推進實施和相關公共配套設施不斷完善的作用下,新能源汽車產業有望加快發展”。這是官方就今年加快公共配套設施發出的一次強烈信號。
過去數年,充電站和充電樁建設的腳步明顯落后,拖了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后腿。
按照原規劃,2011年~2015年,國家電網的電動汽車充電站規模達到4000座;2016年~2020年,國家電網建設充電站目標高達10000座,建成完整的電動汽車充電網絡。
然而,截至2013年年底,國家電網已建成的充換電站為400座,只完成了2015年目標的10%。
此外,據了解,北京市計劃在今年完成1000個公用快充樁布局建設,初步在五環內建成5公里半徑快速充電網絡,重點覆蓋新能源汽車4S店、電網售電窗口和高速路服務區等場所。
而數據顯示,截至10月底,新能源小客車公用領域建成566個充電樁,其中快充樁154個,慢充樁412個。
而在私人建立充電樁方面,根據北京市交通委的信息,北京市上半年全市電動汽車共完成上牌382輛,已簽約或接受預訂的不足600輛。
雖然自建充電樁口徑已經放開,但是現實并未如人們預想那樣順利。相關報道顯示,在北京提交的109份申請中,僅有8人成功。
據悉,去年4月,上海也公布了《上海市鼓勵電動汽車充換電設施發展暫行辦法》。
然而,暫行辦法并沒有明確安裝充電樁的權責歸屬,“充電樁進小區”依然理不清,道不明。
而與私有電樁安裝遇阻形成鮮明對比,上海市內的大量公共充電樁使用率卻極低。數據顯示,去年上海市2000多個充電樁的使用率僅為6.76%,超過九成充電樁“無車問津”,眾多資源被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