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科研人員一直在研究如何改善提高納米線晶體質量。納米線晶體呈柱狀構造,直徑為人頭發的萬分之一。研究結果表明,納米線能夠在非常小的區域內收集15倍的太陽射線。由于納米線的直徑小于太陽光的波長,因此在納米線內部和周圍能引起光強度共振。
克羅格斯拉普博士解釋說,共振能夠集中太陽光,太陽光又轉化為能量,這樣太陽能的轉化效率大大提高。此外,有瑞典科學家也表示,太陽能電池產生的大量電力也使得太陽光吸收進入納米線。
克羅格斯拉普稱,多年來一直被視為太陽能電池轉化效率瓶頸的肖克利-奎伊瑟極限(SQ極限)看來有可能突破。盡管目前的研究結果只提高了幾個百分點,但是這對發展太陽能電池、開發納米太陽能射線以及全球能源開發將會產生重要影響,只是納米線太陽能電池的產業化尚需時日。
所謂的肖克利˙奎伊瑟效率極限測量約為33.5%,就是單個p-n結太陽能電池。這意味著,如果太陽能電池每平方米太陽能可收集1000瓦,那么,它能產生的最大電力為每平方米335瓦左右。
本次研究合作單位包括半導體材料實驗室、洛桑理工學院、丹麥太陽能電池公司SunFlake A/S公司和基金會,研究內容和結果發表在1月份的《科學》雜志上。
位于硅基片之上的納米線吸收太陽射線。納米線極有可能成為未來太陽能電池的發展主流。(自哥本哈根大學尼爾斯波爾研究所)
左圖為硅底質上GaAs納米線晶體的掃描電子顯微鏡圖;中間為透射式電子顯微鏡下的單個納米線;右圖是在掃描透射電子顯微鏡下放大的晶體結構。(自哥本哈根大學尼爾斯波爾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