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科學家在蠶繭細胞膜中發現了一種對紫外線非常敏感的物質,該物質可以將光能轉化為電能,為此科學家表示蠶繭或許可以成為第三代太陽能電池。來自德里工科大學的生理學家和固體物理學家向人們展示了蠶繭中的蛹是如何感知光照的。正是蛹的大腦回路讓其最終可以破繭成蝶。
當然,蠶繭將光能轉化成電能的過程中還受環境的影響,如光照、溫度和濕度等。印度理工學院的助理教授菲諾普表示,他們在蠶繭表面發現了一種黃酮類分子,可以作為紫外線吸收劑。黃酮類通常是一種存在于水果和蔬菜中的成分,科學家最后發現蠶繭中的這種類黃酮屬于槲皮黃酮。科學家發現用常規光照射在蠶繭上時,會出現微弱的電流和電壓。而用紫外線照射時,電流和電壓的強度會成倍增加。
研究者表示,科學家一直在尋找可持續的紫外線太陽能電池材料,以代替當前的非生物太陽能材料,如鈦酸鍶,現在蠶繭就是一種很有潛力的成分。印度理工學院的物理學家巴杰帕依表示,通過充分研究蠶繭的生物性能,也許可以將其設計成可以治療焦慮和慢性頭痛的生物太陽能電池。蠶繭是一種價格低廉的材料,如果能像人類的皮膚一樣,可以將濕度、光能和鹽度轉變成電能,那么將來極有可能作為治療頭痛和陽痿等疾病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