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充電應用持續熱燒。市場研究機構IHS指出,各式無線充電技術不斷精進,以及充電站等基礎設施日益增多,將刺激愈來愈多智慧手機和穿戴式裝置制造商在今年擴大推出內建無線充電功能的產品,而終端消費者使用體驗也可望大幅提升。
無線充電今年將大行其道。在應用上,除了三星、樂金(LG)、摩托羅拉(Motorola)的智慧手機皆已搭載無線充電,蘋果(Apple)也有意追風這股熱潮,市場研究機構IHS認為,2016年發布的iPhone 7極有可能配備這項功能;另外,磁共振接收器商用、三模接收器誕生、基礎建設更成熟,以及消費者滿意度更高等發展皆有望在今年看到,使無線充電邁入新的里程碑。
2016五大進展可期,無線充電熱度擴大延燒
IHS電力供應兼無線充電研究經理David Green觀察,2016年無線充電將有五大趨勢:包括iPhone 7極有可能搭載無線充電、可用于智慧手機的三模接收器年底現身、滿意無線充電的消費者越來越多、公共場所將安裝一百萬個無線充電器,以及至少有一家原始設備制造商(OEM)將采用非耦合技術。
Green進一步解釋,對智慧手機制造商而言,將漸漸無法忽略競爭對手采用無線充電的態勢,盡管蘋果的新產品向來都難以預測,但今年9月發布的下一代iPhone極有可能具備無線充電功能。
另外,在標準方面,由于Rezence規格的接收器即將商用化,所以2016年底有機會看到搭載此標準的手機、筆電和小筆電問世。Green認為,雖然智慧手機制造商能不在乎越來越多手機和充電基礎設施采用磁感應解決方案,而僅采納磁共振產品,但其較有可能的作法是選擇多模接收器,令其能持續觀察無線充電標準的互通性和消費者究竟較喜愛何種體驗,因此今年底能看到三模接收器出現。
在消費者滿意度上,Green分析,消費者對無線充電的滿意度會持續增高,但預期將稍微有些下降,這是由于許多人會經歷第一次負面的體驗。不過,當使用者能更熟悉該技術與應用,便會開始產生需求,消費者們將希望能在下一個裝置擁有無線充電性能。
在基礎設施部分,根據IHS預估,2016年將有一百萬個無線充電器被安置于公共基礎建設,雖然安裝速度會加快,但并非全部都具有作用。當更多消費者使用具無線充電功能的智慧手機,連帶也會吸引旅館、餐廳和其他商業場所提供免費且方便的無線充電。
在技術層面值得關注的是,Green認為,對緊耦合或松耦合技術而言,非耦合無線充電技術并非直接的競爭對手。相反地情勢將變得分歧,亦即高功率、短距離會采取緊耦合或松耦合技術,以及低功率、遠距離則會利用非耦合。2016將是改變技術發展焦點的一年,因為物聯網應用也會增加非耦合技術發揮的優勢。
Green認為,2017年以前,并不期望市面上能見到非耦合的無線充電接收器發布,但2016年可期待的是至少會有一家原始設備制造商簽署非耦合發展協議。
事實上,非耦合技術早已快馬加鞭投入研發,比方像制造商Energous日前則在2016年國際消費性電子展(CES)利用其首款小型化WattUp發送器展出射頻無線充電。
AirFuel推出認證計劃,提高充電功率范圍
AirFuel聯盟旗下會員已于美國、中國和世界上其他的主要技術中心擁有監管機構批準的磁共振產品。
AirFuel聯盟總裁Ron Resnick表示,A4WP和PMA合并讓磁感應和磁共振解決方案加速整合,以確保無線充電互用性。當無線充電逐步變成充電標準形式,該聯盟仍會保持創新,無論是磁感應無線充電解決方案和首次進入市場的磁共振技術,以及未來的射頻技術,皆會提供安全和有效率的解決方案。
為了加速無線充電產業的統一,AirFuel聯盟推出首個全球認證計畫,欲提高各種消費電子裝置的功率范圍。據了解,此獨家計畫已驗證超過六十個磁共振元件,其中一些元件允許制造商能制造出更高功率的裝置(如1∼50瓦的裝置或1∼70瓦的充電站)到市場。此聯盟希望透過該認證計畫來確認商用可行性,以及讓消費者相信不管身在何處都能運作其產品。
此外,該聯盟為能分別支援磁感應和磁共振無線充電標準與多模系統,也預計2016年第一季將舉辦更多插拔測試大會(Plugfest)。
當前該聯盟成員已將磁感應標準滲透至消費性手機市場,比方像三星Galaxy S6、Galaxy Note 5;黑莓(Blackberry)Priv、Motorola Droid Turbo 2、LG G3等皆采用AirFuel聯盟磁感應無線充電標準;星巴克也預計于全球營業據點拓展更多能無線充電的門市。
另外,為增進磁共振技術創新,此聯盟會員高通(Qualcomm)也已開發新技術以替金屬殼手機進行無線充電;Gill Electronics的磁共振無線充電發送器和接收器—TesLink亦獲得FCC認證,且成為首個進入市場的產品,此產品緊接著也獲得SRRC認可;英特爾(Intel)也展示更高功率的充電和多裝置充電系統,并提高處理能力至20瓦。
據悉,AirFuel聯盟將聚焦于50瓦以上的充電解決方案,以及部署家用和公共場所充電基礎設施的磁感應和磁共振解決方案,該聯盟并承諾直到2017年將發展安全的用戶數據傳送、有條件充電、云端介面和計費系統介面。此外,在低功率方面,也積極發展技術規格來支援穿戴式裝置。
綜上所述,在耦合技術部分,磁感應無線充電逐漸提升市場滲透率,且磁共振無線充電將隨著邁入商用化而嶄露頭角;而擅長非耦合技術的廠商,也積極拓展旗下的無線充電生態圈。
然而,不僅只有技術演進快速,隨著大量穿戴式裝置搭載此功能,無線充電市場起飛指日可待。
2020年40%穿戴式裝置將搭載無線充電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IHS研究資料顯示,穿戴式裝置市場持續快速擴展,2020年將超過400億營收,并有40%穿戴式裝置具備無線充電功能;此外,在可無線充電的穿戴式裝置市場中,又以智慧手表占最大宗,2020年可達全部出貨的40%。
IHS無線電力分析師Vicky Yussuff表示,智慧手表有助引領穿戴式裝置市場采用無線充電,比方像Apple Watch和Samsung Gear S2便選擇磁感應無線充電作為唯一的充電方式;2020年Apple與三星的產品預估將占智慧手表出貨量近半,消費者可用的無線充電設備將大幅增加。
無線充電整合至穿戴式裝置的關鍵吸引力是其能提供終端使用者更多方便性。相較于智慧手機和其他消費電子產品,無線充電是智慧手表和穿戴式裝置的典型充電方法。舉例來說,三星Galaxy S6和三星Galaxy S6 Edge智慧手機不僅具備無線充電,也能用USB線來進行充電,但三星的智慧手表只能透過無線充電發射座來替裝置充電,不能進行有線充電。
此外,Yussuff指出,由于外型的緣故,穿戴式裝置要進行無線充電會面臨對準位置日益困難和更需要空間自由度的挑戰,磁共振技術比起磁感應解決方案,能提供穿戴式裝置更佳的空間自由度。但短期內因磁共振無線充電延遲商用部署,反而替磁感應解決方案制造機會,令其獲得較多采用,不過2020年磁共振無線充電市占率可望增加。
Yussuff認為,整體來看,Apple、三星和其他使用者早期會采用磁感應技術,這是正確的一步,但這仍會有些挑戰,亦即為了穿戴式裝置市場,無線充電技術必須變得更加成熟,現今利益相關者最大的目標是避免負面的消費者體驗,以免讓無線充電發展受限;越來越多裝置采用以及消費者基礎不斷增加有助帶動更多設備配備無線充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