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總理李克強2月24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進一步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措施,會議提出,加快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明確地方政府、業主、開發商、物業和電網企業等責權利,推動落實住宅小區和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機場景區及其他社會停車場等建設充電設施的要求。利用中央預算內投資和配電網專項金融債等支持各地充電設施建設,鼓勵地方建立以充電量為基準的獎勵補貼政策,減免充電服務費用??梢?,充電樁市場備受國家關注,如此火爆的市場,想必企業都想分一杯羹,小編就為大家淺析了一下2016年充電樁的盈利模式,僅供大家參考!
一、目前充電樁的盈利模式有哪幾種?
1、政府
根據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等部委聯合發布的《關于“十三五”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獎勵政策及加強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通知》,各省區市要獲得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運營獎補資金,需達到一定的推廣規模。
2、客戶
充電服務費+電費,服務費只有少數城市收取,乘用車車主意見最大,電費交付電網完全無利潤。首先,政府補貼本身不是長久之計,金額也不多,其次充電服務費的收取一直受到客戶詬病,美國60%以上的充電樁是免費的。
2014年8月國家發改委正式下發《關于電動汽車用電價格政策有關問題的通知》(下稱《通知》),明確充換電設施經營企業可向用戶收取電費和一定的充換電服務費(所謂的“充電服務費”,就是車主在公共充電設施上享用充電服務后,需要向服務提供方支付的除基本電價之外的費用)。其中,電費按照國家規定的電價政策執行,充換電服務費由地方按照“有傾斜、有優惠”原則實行政府指導價管理。2020年前,各地要通過財政補貼、無償劃撥充換電設施建設場所等方式,降低運營成本,合理制定充換電服務費。今后,充換電服務費逐步通過市場競爭形成。
根據北京當地的政策,自2015年6月1日起至2020年1月1日,公共充電樁每千瓦時收費的上限標準為當日北京市92號汽油每升最高零售價的15%。比如,7月7日北京92號汽油每升價格為6.58元,北京當地充電樁企業最多能收取每度電0.99元的充電服務費。但多數企業目前的服務費約在每度電0.7~0.8元。
不過,有人計算過,假如想靠收取充電服務費來盈利,一個投資4到5萬充電樁也得5到7年后才能達到平衡。有位業內人士就預言,充電服務費永遠不可能是整個盈利的重點,充電樁的盈利只能來自于增值服務。
3、招商
在充電樁上做平面媒體廣告,在充電樁上安裝液晶屏或廣告燈箱,順便在這些地方宣傳新能源和充電樁使用方法、注意事項、安全須知、停車指示、服務推送等內容。在鬧市區一天的廣告費就足夠交一周的電費了。
例如北京,如果成千上萬的充電樁立在北京的大街小巷,精明的廣告商哪會放過這樣的好機會,這對充電企業來說還真是筆不錯的收入。所以,做充電樁的企業還真得耐得住寂寞,凡事成規模后,往往盈利方式和渠道就都來了。
4、眾籌
在沒有更好盈利模式實現開源的背景下,節流降低成本也是一種可行的模式。尋找合伙人,有的提供場地(消費者停留的時間超過2小時以上的,比如醫院、商場、學校、超市等,有5個以上自有停車位,有富余的電容不用單獨擴容;有的提供建設支持;有的則提供充電樁本身。建成后合作方將共享服務費收益。從成本和風險上看,對各方來說都有所降低,并且能更快地收回成本。
5、充電管理系統和手機APP
通過給新能源車輛的車主發放辦理充電卡來對相關費用進行統一結算,并通過預付費獲得現金流量。手機APP可以獲得一批優質客戶信息,通過統計充電時間計算清潔出行距離等方式增加客戶黏性,可以推送廣告內容和相關服務。
二、充電樁的盈利模式還可以有哪幾種?
1、車位經營
目前許多大城市都面臨著車位緊張的問題,每到一處找車位都成為大家的難題,為推廣新能源汽車和加快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為何不直接建新能源車庫呢?既能將充電樁充分利用,還能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更重要的是也能解決車主的困擾。何樂不為?
2、安保維護
充電樁上設置攝像頭、移動感應器等設備擴展服務深度,增加安全保障。這難道不該收點安保費么?
3、網絡WiFi
既然扯來了電線,為什么不能扯來網線?開一個公共WiFi,支持信用卡和支付寶,每Mbps只要一分錢!造福周邊群眾,歡迎界面順便放個廣告,不又是一筆收入?車主不放心,可以用車輛連上網隨時傳送周邊圖像,了解車輛狀態,手機上的APP不就是干這用的嗎?順便汽車廠商也可以給汽車加上點遠程遙控功能,比如送快遞的來電話你就可以說:“師傅把箱子放我車(庫)里就行,我給你遠程開門!”
4、開展其它設備充電、用電服務
比如手機電、充電寶、筆記本等設備,可以把設備放在柜子里無需人長期值守。既然有了柜子,那么還可以開展物品臨時寄存服務,使用手機APP輸入密碼開鎖或控制充電線通斷,然后按時間扣費。
三、這些盈利模式能否成為充電樁的春天?
《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的主要目標要求,產業化方面,到2015年,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累計產銷量力爭達到50萬輛;到2020年,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生產能力達200萬輛、累計產銷量超過500萬輛,燃料電池汽車、車用氫能源產業與國際同步發展。
500萬輛電動汽車充電意味著需要建480萬個分布式充電樁、1.2萬座集中式充換電站。據此估算,未來每年將需建設至少96萬個充電樁,按照目前建設費用計,直接市場規模將超過1300億元。
2014年國內已經建成723座充電站,充電樁配備量為2.8萬個。目前,充電設施與新能源汽車保有量比例維持在1∶4左右的水準,而標配為1∶1。無疑,充電樁的建設滯后是新能源汽車發展的軟肋。根據“十三五”規劃,預計到2020年,集中式充換電站將增長到1.2萬座,分布式充電樁數量將增長100倍達到450萬個。
面對這么大的市場,加上這么多的盈利模式,充電樁的春天可謂是擋都擋不住,只要企業有心,還愁找不到合適自己的盈利模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