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新能源車市場“去雜質”的影響從產量反映出來。昨日,工信部發布的國內新能源車產量數據顯示,1月,國內生產新能源車1.61萬輛,雖然同比增長144%,但環比下降83.8%,去年最后兩個月產量的井噴態勢戛然而止。
業內認為,新能源車1月產量環比下滑明顯,主要是因為政府部門的騙補調查,這讓不少此前為獲得國家補貼,但產品未達國家標準的新能源車生產企業被淘汰。
驟降超八成
工信部數據顯示,根據機動車整車出廠合格證統計,2016年1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生產1.61萬輛,同比增長144%。其中,1月,純電動乘用車生產7952輛,同比增長3倍,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生產4887輛,同比增長115%;純電動商用車生產2422輛,同比增長80%,插電式混合動力商用車生產834輛,同比下降4%。
雖然與2015年同期相比,今年1月新能源車的產量仍保持成倍增長,但與2015年11、12月新能源車產量的井噴態勢比較,1月的產量數據顯然過于平淡。數據顯示,2015年12月,我國新能源汽車單月產量為9.98萬輛,這意味著,今年1月國內新能源車產量環比下滑超過八成。
全國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新能源車產量下滑的主要車型集中于商用車、客車領域,對于乘用車來說,影響并不大。北汽新能源相關負責人昨日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也表示,公司的新能源車生產計劃一直在按既定目標進行。
打擊騙補是主因
實際上,在業內看來,1月新能源車產量環比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國家四部委宣布進行新能源車騙補調查以及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工程推薦車型目錄改變所導致的。
有接近新能源車企業的人透露,由于工信部發布了新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導致此前在目錄的很多車型都無法再拿到國家補貼。“這樣一來,企業再去生產這些已不在目錄的車型,國家補貼和銷量都無法保障,為了自己的利潤,很多企業都選擇停產或者減產。”
資料顯示,工信部此前的新能源車推薦車型目錄共涉及76批次、3412款車型,而日前工信部新公布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只列入了247款車型,同時工信部宣布原《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應用工程推薦車型目錄》自今年1月1日起廢止。
崔東樹表示,2015年新能源車高速增長的后期出現超高速激進拉升,存在一些問題,由此必然會給市場帶來調整。在“十二五”末的超速發展后,新能源車需要“十三五”起步期的規范,也需要改變車型補貼不合理現狀,確保實現速度和產品提升的相對均衡發展。據了解,目前客車補貼能夠占到新能源總補貼的近70%。
對于新能源車1月產量環比大降,汽車專家賈新光認為,財政部等部委開始對新能源車騙補行為進行調查是重要影響因素。“從之前新能源車推廣目錄有3000多種車型、年總產量30多萬輛的數據可以看出,國內新能源車的發展是較為混亂的。其中,一些企業通過組裝生產不達國家標準的客車和小型新能源車來騙補。此次多部委聯合調查騙補行動會消除質量不過關的新能源車,這對國內新能源車的整體產量產生了一定影響。”賈新光說。
短期下降難免
崔東樹認為,目前正處于新能源車補貼車型的調整階段,短期內的產量較去年底下滑在所難免。“但這是新能源車市場能夠長久、健康發展所必須經歷的過程,剔除為了騙補而粗制濫造的新能源車,將會使新能源車市場的產品競爭力更強,同時也將降低政策補貼逐年退坡所帶來的影響。
賈新光也認為,目前新能源車市正在經歷一個“去雜質”的過程,現在產量環比大幅下滑,并非真正的下滑,而是政府通過加強管控,進一步優化新能源車市場的秩序。“隨著新能源車質量的提升以及國家對于新能源車各項基礎設施規劃方案的落地,新能源車市場勢必將保持高速發展。”
近年來,一系列補貼政策以及各項基礎設施規劃的出臺,讓新能源車產銷在2015年迎來爆發。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此前發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生產新能源汽車約34萬輛,銷售約33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3倍、3.4倍,另外,中國汽車工業協會還預測2016年新能源汽車銷量有望達到70萬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