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國家發改委發布《關于完善陸上風電光伏發電上網標桿電價政策的通知》,對陸上風電項目上網標桿電價,一類、二類、三類資源區2016年、2018年分別降低2分錢、3分錢,四類資源區分別降低1分錢、2分錢。對光伏發電標桿電價,2016年一類、二類、三類資源區分別降低10分錢、7分錢和2分錢。
多位業內人士指出,“十三五”光伏、風電等新能源實現平價上網是既定目標,此次電價下調在意料之中,但幅度有點超出預期,對光伏、風電行業沖擊比較大。不過,行業最關鍵的問題還是限電和補貼。在降電價和提高可再生能源附加的政策導向下,東部電站尤其是分布式將迎大發展。
根據調整方案,2016年全國光伏電站標桿上網電價,一類資源區、二類資源區、三類資源區分別從現行的0.9元/千瓦時、0.95元/千瓦時、1元/千瓦時下調至0.8元/千瓦時、0.88元/千瓦時、0.98元/千瓦時。同時,利用建筑物屋頂及附屬場所建設的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在符合條件的情況下允許變更為“全額上網”模式,“全額上網”項目的發電量由電網企業按照當地光伏電站上網標桿電價收購。
東方日升新能源有限公司總裁王洪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這次不同資源區非對稱調整政策體現了國家對于光伏開發的宏觀調控思路,引導光伏企業投資開發從限電比較嚴重的一類資源區和已有限電苗頭的二類資源區,向三類資源區轉移,有望促進東部電站的建設和分布式光伏的啟動。
據了解,今年以來甘肅、新疆等多地“棄光”、“棄風”現象進一步惡化,限電率從之前的50%上升到70%,嚴重時甚至達到80%。而現在開發比較火熱的河北、山西等二類資源區,如果按照現有的電網結構,不出兩年也會產生限電問題。
讓光伏投資者更頭疼的地方是補貼不到位。記者在調研中了解到,截至目前,國家一共發放了五批可再生能源補貼,最后一批是2014年8月發放,補貼的項目是2013年8月底前并網的項目。補貼兩年后發放是常態,最長有拖欠三年的,截至今年上半年,僅光伏就已拖欠200億元。
風電的情況如出一轍。“對我們行業影響很大,一個五萬千瓦風電場一年少收入200萬元。目前風電度電成本已無太大下降空間,今年整個行業盈利一般,限電更嚴重了,一般在20%,像黑龍江等嚴重地區棄風率在40%。”某發電集團風電負責人告訴記者,補貼也有所滯后。有企業內部估算顯示全國可再生能源補貼欠發預計在700多億元。
此外,《通知》指出,鼓勵各地通過招標等市場化方式確定相關新能源項目業主和上網電價,但通過競爭方式形成的上網電價不得高于國家規定的當地標桿上網電價水平。“這一政策的初衷可能是后續政府放開市場,不再下具體的年度指標,通過競爭最終達到平價上網。”王洪解釋說。光伏、風電等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十三五”規劃的思路也已明確,到2020年風電實現并網側平價上網,光伏用戶側平價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