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民還蒙在鼓里的鋰電池陰謀》文章近日甚囂塵上,然而細讀之下,基本常識缺失,破綻百出。今年以來新能源汽車和動力鋰電池熱度驟增,“彎道超車”的夢想背后是環境保護、能源安全和經濟發展的三大邏輯,在頂層設計已經勾勒出未來十年的發展路線、產業內備受鼓舞、埋頭實干之際,這篇漏洞百出的“一個人民還蒙在鼓里的鋰電池陰謀”又在醞釀怎樣的“陽謀”?
鋰離子電池自20世紀90年代實現商業化以來,已經廣泛應用于電動工具和消費類電子產品,其應用于動力領域也經過多年的技術開發和驗證,國內企業早已突破美國對于磷酸鐵鋰技術的專利壟斷,同時三元鋰電池的研發和應用也已展開。根據EVTank數據,2014年全球鋰離子電池市場出貨量前五名依次是AESC、LG、BYD、松下和三星,其中僅有BYD是中國企業。日本的松下、AESC和三洋均實現鋰離子電池大規模生產;韓國的三星LG不斷擴張版圖,并且斥資在中國建廠;特斯拉2014年開建的Gigafactory更是設計年產能達到35GWh。
圖1:2014年全球主要鋰離子電池廠商出貨量
2014年,特斯拉全球交貨量31655輛,同比增長42%,而中國地區上牌量僅為2499輛,占比不到10%,同期中國僅新能源乘用車的銷量就在5萬輛以上,特斯拉在中國的乘用車市場份額不足5%,這一占比在今年更是不斷下滑。中國制造2025指出,到2020年,我國自主品牌的新能源汽車年銷量要突破100萬輛,占市場規模的70%以上,國外車企豪奪中國財富不知從何說起。所謂日本僅一家混合動力電池車企,也就是豐田,實際上用的卻是鎳氫電池,與鋰離子電池根本沒有聯系。
動力鋰電池標的國軒高科1-9月實現營業收入15億元,同比增長200%,歸母凈利潤3.32億元,同比增長25%,公司預計2015年全年凈利潤4.51-5.26億元,同比增長80%-110%。另一動力電池企業多氟多1-9月實現營收14.65億元,同比減少-1.55%,歸母凈利潤2.9億元,扭轉去年同期虧損狀態,預計2015年全年凈利潤3.8億-4.0億元,同比增長800%-850%。今年動力鋰電池廠業績確定性釋放,所謂虧損只不過是作者的臆想而已。
再看材料領域,除了隔膜以外,正極、負極和電解液早已完成國產替代,中國企業依靠性價比優勢迅速提升市場份額,已經趕超日韓企業。隨著國內動力鋰電池的擴產和國外企業來華建廠,中國材料企業面對的是全球競爭,并將催生出全球化的鋰電材料龍頭。單就電解液來說,國內產品占比已經超過70%,全球老大天賜材料今年的出貨量將在13000噸左右,客戶涵蓋國內主流動力電池廠,并向三星和LG導入。電解液本身并無毒性,由于六氟磷酸鋰國產化之后價格迅速下降,電解液的價格也在隨之下降,到今年三季度以后才有所回升。所謂材料進口、價格暴漲、不合格率百分之十幾完全沒有任何依據。
圖2:中日韓三國正極材料市場份額占比(數據來源:SNE,安信證券研究中心)
圖3:負極材料市場份額占比
圖4:電解液市場份額占比
鋰電池的壽命一般采用循環次數來計算,這里的循環次數指的是深充深放的深度循環,而非淺充淺放。如果采用淺充淺放,本來就會增加電池的循環次數。至于鋰電池的回收和梯次利用,從我們實際調研情況來看,國內大的動力電池廠早就開始對使用后的動力電池用作儲能進行試驗,并證明完全可行,國內部分電池廠目前采用的標準是動力鋰電池滿足使用2000次循環或者衰減達到20%這兩個條件中的一個,即可進行梯次利用,在淺充淺放的儲能電站仍有3000次循環壽命,折算成時間大概5-8年。動力電池的回收國內已有專門的企業在做,國家在制定相關政策和標準的時候也早已考慮到回收問題。
過充過放指的是電池充電和放電的時候高于和低于截止電壓,對于所有電池都存在危險,并不只針對鋰離子電池一種,跟超過規定行駛速度及只用使用50%電量就要充電根本毫無關系。動力鋰電池均配有電池管理系統進行熱管理,進一步降低了電池發生危險的可能。
新興行業的國家補貼本就是正?,F象,不只是中國,歐美、日本對于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均有政策上的傾斜。我國的新能源汽車經過2009-2014年的示范運營,已經全面進入商業化階段,財政部的未來五年補貼政策明確兩年一退坡,就是引導產業鏈的各個環節降低生產成本,最終做到不依靠補貼也能和傳統汽車正面競爭。
據美國地質調查所2015年 的最新數據,世界已查明的鋰資源量約為3950萬噸,儲量約1350萬噸。主要集中在南美的鋰三角(智利、阿根廷和玻利維亞),中國的儲能和資源量居世界第二,美國的儲能僅相當于中國10.86%。同時中國的天齊鋰業擁有全球鋰礦石巨頭泰利森51%的股權,鋰資源大量依靠進口根本是無稽之談。
圖5:全球鋰資源統計(折合鋰當量)
在新能源汽車高速發展的背后,我們看到的是產業內的危機意識、精益求精和不斷奮斗,從材料到鋰電池,國內企業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在不斷縮小。中國擁有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我們也相信國內將會產生與之相配的鋰電材料、鋰電池和新能源汽車全球龍頭企業。而類似“一個人民還蒙在鼓里的鋰電池陰謀”這樣的漏洞百出的文章,難以撼動行業發展的大勢,對于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未來的發展,我們仍堅定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