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亞洲的兩大汽車強國,中國和日本掀起了未來電動汽車應由充電電池還是氫燃料電池提供動力的競爭,以圖爭當這一領域的霸主。
在這場競爭中,勝者一方的技術若被作為全球標準得到其它同業的采用,則可在業界享受多年的主導地位。這不禁讓人想起了1980年代索尼與松下之間的Beta-VHS視頻戰。
不過,這次在汽車市場,不論是充電電池還是氫燃料電池汽車,應當都有一席之地。但關鍵的問題是哪一方會被更多的主流車商采用。
“我們很快就會到達十字路口,”IHS Automotive駐上海的亞太區總經理James Chao說。“很難夸大在充電電池和氫燃料電池之間做出選擇的重要性。”
“這兩方面的投資都將很大,而且可能會在本世紀末時決定出哪家公司將成為行業的領導者。”
未來愿景
中國正在推動發展新能源汽車,向消費者推出了各種相關的優惠政策,迫使國際汽車企業分享他們的技術,同時還鼓勵科技及其它公司向該領域投資。
“前一段時間,習近平書記到上海講話,講得非常好,就是發展新能源汽車,是中國汽車行業由大做強的必由之路,”北汽集團董事長徐和誼近期對記者稱。
而日本正在走另一條路:對燃料電池技術及基礎設施進行大規模投資,這是該國發展所謂“氫社會”(hydrogen society)國家政策的一部分。
可以確定的是,并非只有中國和日本的企業在進行這方面的研發。通用汽車和本田汽車已在聯手研發氫能汽車,寶馬(BMWG.DE)是豐田燃料電池汽車項目的合作伙伴,戴姆勒(DAIGn.DE)和現代汽車也在研發氫能汽車。
與此同時,中國正在全速推動發展新能源汽車,而且還鼓勵資金充裕的科技公司投資汽車行業。
此舉催生了十幾家相關的初創企業,這些企業的支持者包括百度(BIDU.O)、阿里巴巴(BABA.N)、小米、騰訊(0700.HK)、樂視等。
然而,在從監管、補貼到基礎設施等方面,要是沒有相當的挑戰,就不會有技術的發展。
中日雙方都需要大規模增加相關的基礎設施,電動汽車還需要讓長途車主在續航能力方面安心無憂,而氫燃料電池汽車對大眾的吸引力,可能會因其成本而黯然失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