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河子坡医金融服务有限公司

資訊

國際主流鋰電正極材料廠家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15-10-08 10:04:31    來源: 鋰享家
字體:

[摘要]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日益深入,中國鋰電行業不可避免地融入到全球鋰電產業鏈當中。越來越多的中國鋰電企業開始跨出國門走向世界,主動地參與全球鋰電行業的分工與競爭。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日益深入,中國鋰電行業不可避免地融入到全球鋰電產業鏈當中。越來越多的中國鋰電企業開始跨出國門走向世界,主動地參與全球鋰電行業的分工與競爭。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客觀真實地了解競爭對手是我們必須做的第一份功課。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中國鋰電正極材料產業在過去數十年里的發展重心集中到了磷酸鐵鋰(LFP)上面,國內鋰電同仁對于象A123,Phostech和Valence這樣的中小型企業,是津津樂道耳熟能詳。反而對于Umicore,Nichia和Toda Kogyo這樣的國際頂級正極材料巨頭,卻是知之甚少。國際上有一定產能和知名度的正極材料公司主要集中在日本、中國和韓國,這里簡單地介紹一下幾家國際主流的正極材料公司,希望能給國內讀者一些基本認識。

  第一梯隊

  筆者個人認為,頂尖的正極材料企業首先應該在知識產權(IP)和生產技術方面具有強大的實力,其次還需要產品鏈豐富全面并且市場占有率名列前茅。根據最新的2013年全球正極銷售統計數據,比利時Umicore(優美科)和日本Nichia (日亞化學)雄踞全球正極材料市場占有率冠亞軍的位置。但是出于對知識產權和技術創新的尊重,筆者仍然將美國3M公司放在第一梯隊加以介紹。

  美國3M公司:3M公司在國際鋰電材料產業界,絕對算是個另類。3M有著強大的基礎研發實力,在核心知識產權方面全球沒有任何一家正極材料企業可以與之匹敵,比如三元材料的基本專利就是3M最早申請的。但是3M在正極材料的實際生產技術方面卻非常薄弱,其三元正極材料一直是代工生產的。系統地研究3M的正極專利我們就可以發現,3M對層狀正極材料(鎳鈷猛)的理解可以說是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而層狀材料必然是鋰電正極材料的主流。負極方面,硅合金類材料技術含量也是很高,已經具備了產業化的潛力。在電解液方面也是可圈可點,特種電解液添加劑和溶劑的研發也是很有特色。從2011年起,3M已經停止了由湖南瑞翔代工生產三元材料,并且將它的正極客戶轉移給了比利時Umicore。其實3M放棄正極材料的生產,是綜合權衡過各方面利弊了的。從事鋰電材料的工業化生產需要很大的資金和人力的投入,并且由于國際競爭(主要是亞洲企業)的日趨激烈,材料企業的實際利潤率是越來越薄了。如果單純從維持企業較高的利潤率而言,3M確實沒有必要涉足實際生產,而只需著眼于高端基礎研發依靠出售專利授權就可以維持較高的利潤率。從3M 和Apple的案例,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歐美高科技企業這種思維方式。當然筆者這里要指出的是,鑒于國內基本上還沒有建立起較完善的知識產權保護機制,以及目前國內鋰電界對知識產權的普遍漠視,3M的這種運營模式實際上是不可能被復制到中國的。雖然3M的三元正極材料是代工生產而且產量很小,但由于國人一向崇美,3M在國內的知名度還是不小的。

  比利時Umicore(優美科):根據2013年全球正極銷售統計數據,Umicore占據全球正極15%的市場份額而連續4年穩居全球第一。Umicore是擁有近200年歷史的老牌企業,最初它的主要業務是從事有色金屬冶煉和回收,后來發展成綜合性的無機材料集團公司。由于它是全球最大的鈷鹽供應商,所以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它是以高活性四氧化三鈷原材料切入到日本鈷酸鋰(LCO)產業鏈當中的。在看到鋰電正極材料市場的巨大潛力以后,Umicore隨后開始自己生產鈷酸鋰,并且在2005年開始產業化三元正極材料(NMC)。目前Umicore的高端鈷酸鋰年產量已經與Nichia持平,三元材料產量則較大幅度地領先于其它廠家,NCA也有一定的量產。在2011年,Umicore從LiFePO4+C AG手里購買了LFP的專利授權,開始涉足LFP生產。應該說,Umicore除了沒有涉及錳酸鋰(LMO)以外,當前這幾種主流正極材料都有不俗的業績。研究分析Umicore的正極材料專利我們可以發現,Umicore非常擅長于對材料性能的改進以及生產工藝和設備方面的革新,這與它自身的強大有色金屬冶煉背景是分不開的。在正極材料原創性的基礎研究方面Umicore也是很突出的,但總體水平而言稍遜于3M。鮮為人知的是,Umicore同時也是全球最大的堿錳電池無汞鋅粉供應商和全球第二大鎳氫電池球鎳生產商。另外,Umicore也是全球最具實力的貴重金屬和有色金屬回收冶煉公司,在2011年率先建成了全球第一條商業化運營的鋰離子電池回收生產線??梢哉f,Umicore在整個一次和二次電池材料產業鏈上的布局之完整和嚴密,是全球任何其他企業都無法與之匹敵的。Umicore正極材料目前的主要客戶是Samsung SDI,LG,SONY和Panasonic,由于Umicore正極材料在國內僅有很少量的銷售,因而國人對這個全球正極老大知之甚少。

  筆者這里要提及的是,3M和Umicore在2012年已經達成了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公開的新聞報道,3M和Umicore將優先向對方提供專利授權和開展技術方面的合作,同時3M將退出正極材料的生產而將其客戶推薦到Umicore。筆者認為,3M和Umicore之間的戰略合作無疑將會穩固Umicore在全球正極材料市場的霸主地位,同時也將給3M帶來相當可觀的專利轉讓費,因此不管是對3M還是Umicore而言這都將是一個雙贏的局面。作為歐美鋰電界唯一拿得出手的兩家頂級企業,3M和Umicore之間的密切合作并不讓人感到意外。

  日本Nichia(日亞化學):Nichia從1996年開始涉及鋰電正極材料LCO的生產,多年來一直是全球正極材料老大,直到2009年被Umicore后來居上而超越。根據2013年最新的銷售統計數據,Umicore占據全球正極11%的市場份額。筆者不得不說的是,Nichia是一個非常“神秘”的企業,外界對它的了解幾乎是微乎其微。這主要是因為Nichia的客戶僅限于日本幾個大電芯廠,其產品不對日本以外出口,而且Nichia從來不參加日本以外的任何國際電池技術會議。由于日本社會的封閉性,使得日本以外對這個公司幾乎一無所知。Nichia在全球所有正極廠商里產品鏈是最全的,覆蓋了LCO, NCA,NMC,LMO 和LFP所有商業化正極材料。Nichia的強項在于LCO和NMC,高端LCO的產量一直穩居全球第一,NMC的產量則僅次于Umicore,此外Nichia的LMO的年產量也超過500噸。筆者曾經分析過Nichia的專利,Nichia給筆者的印象是它擅長于材料電化學性能的提升,工藝過程的優化以及產品質量的不斷完善。近兩年,由于日本鋰電在全球市場份額的不斷下降以及日本鋰電產業的萎縮,Nichia的產量基本上是在原地踏步,但Nichia在生產技術和產品品質上仍然具有相當的優勢,其綜合技術實力不容小覷。Nichia的主要客戶是SONY,松下和日立Maxell,而不對日本以外企業供貨。

  第二梯隊

  處在第二梯隊的企業其整體技術水平和產量都跟第一梯隊有所差距,但仍然具有相當實力。除了韓國的L&F和日本Toda Kogyo(戶田工業)這兩個企業以外,國際上其他的正極企業規模都偏小并且產品鏈也較單一。國內也有數家正極企業產品鏈較全面,但由于它們的技術水平與國際相比仍有相當大的差距,其產品在國際上仍以低端為主而且市場占有率也很有限,筆者就不在這里介紹了。

  韓國L&F:它近兩年發展非???, 主要得益于Samsung SDI的強勁需求。L&F目前生產LCO,NCA和NMC正極材料。2013年L&F的正極銷售量占全球6 %的市場份額,已經取代了Toda Kogyo(戶田工業)而位居第三。事實上,L&F在SDI和LG的正極材料供應鏈里面是作為中端產品來定位的,高端正極材料用Umicore,低端用的是國內的巴莫、北大先行、當升。因此L&F的產品,對SDI降低成本起到了關鍵性作用。L&F實際上沒有自己獨立的發展戰略,它的生存之道就是緊跟Umicore而全面復制其產品。只要Umicore的新產品一推向市場,L&F在半年之內就有相似的產品銷售,只是價格和產品質量稍低而已。因為SDI和LG是L&F僅有的兩個客戶,所以L&F的生產和研發都以這兩個公司的實際需求為導向,其后果就是L&F幾乎完全被SDI和LG所控制。

  日本Toda Kogyo(戶田工業):其2013的正極銷售量占全球4 %的市場份額,由于L&F的近兩年強勁發展,Toda Kogyo從2011年開始在全球正極市場的份額已經下降到第四了。但從技術水準和產品鏈的角度而言,Toda Kogyo的綜合實力還是要比L&F強。Toda Kogyo的產品線包括LCO, NCA,NMC和LMO這幾種主流材料。它的技術路線偏重于生產工藝,原創性的專利并不多。值得一提的是,跟其他日本正極材料公司相比,Toda Kogyo是非常“國際化”的,它在歐洲和北美都有工廠,因此外界對其了解較多。而且Toda Kogyo也是唯一一個獲得美國DOE資助的日本材料公司,這在日本鋰電界是絕無僅有的。但是由于這兩年日本鋰電產業的萎縮,Toda Kogyo的業務明顯受到影響,近兩年產量也停滯不前。Toda Kogyo的主要客戶是SONY,SDI,LG和AESC。

  單項型正極公司

  除了上面提到的5家綜合技術實力較強產品鏈較全市場份額較大的公司,還有三家公司也很有特色,在各自領域很有實力。他們是日本Nippon Denko(日本電工),Sumitomo Metal Mill(SMM,住友金屬礦山)和加拿大Phostech。

  日本Nippon Denko(日本電工):目前它只生產高端改性錳酸鋰,在高端LMO方面生產技術和產能都是全球領先的。2013年Nippon Denko大約銷售了3500噸LMO,其主要客戶是SONY和AESC ,并且不對日本以外銷售。目前暢銷北美的日產LEAF混合電動車就是采用的日本電工的高端錳酸鋰。

  日本Sumitomo Metal Mine(SMM, 住友金屬礦山):它是全球最主要的NCA生產廠家,2013年其NCA銷量大約為2500噸的規模。SMM的唯一用戶是松下電池公司(包括三洋)。值得一提的是,根據最近特斯拉與松下簽訂的電池供應協議,松下未來4年將向特斯拉提供20億顆18650電池。我們可以估算出,松下平均每年需要至少9000噸NCA的供應量。SMM如何在一年之內將NCA的產量擴充到9000噸,將是個不小的考驗。不過可以肯定,依托特斯拉的合同,SMM今后數年將會有很大發展。

  加拿大Phostech:它是全球公認的LFP材料基礎研究和生產技術的領頭羊,其水熱法生產的P2產品事實上是LFP材料的基準。Phostech擁有最核心的LFP成分專利,在知識產權方面的優勢是不言而喻的。但是由于LFP材料這些年一直沒有真正地商業性推廣起來,以及Phostech在專利方面的策略性失誤,Phostech的實際經營狀況并不理想。在短短十年內數次瀕臨破產危機并且兩度易主,其坎坷命運實在讓人唏噓不已。Phostech目前僅有大概不到1000噸的實際產能,而且主要銷售市場在中國。

  縱觀全球,由于全球經濟一體化,我們可以發現不管是在傳統產業領域還是在高科技方面,生產技術和產能都日益向少數幾個跨國公司高度集中。這一現象在鋰電正極材料領域也表現得非常明顯,比如Umicore,Nichia,L&F和Toda Kogyo這四家公司就占據了全球近四成的市場份額,而且3M和Umicore達成的技術聯盟使得其他公司很難在正極材料領域獲得突破性的發展。這些因素對中國的正極材料行業,都將是非常嚴峻的考驗。中國民族鋰電正極企業如何破解國際行業壁壘而做大做強,將是我們不得不面臨的一個現實問題。

更多推薦

專家專欄

企業專題

熱門文章

展會沙龍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