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強鋰離子電池行業管理,提高行業發展水平,推動鋰電池產業持續健康發展,9月6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制定并發布了《鋰離子電池行業規范條件》(以下簡稱“規范”),其中,對鋰電池企業共提出電池年產能不低于1億瓦時;正極材料年產能不低于2000噸;負極材料年產能不低于2000噸;隔膜年產能不低于2000萬平方米;電解液年產能不低于2000噸,電解質產能不低于500噸等14項要求。業內人士分析認為,此規范出臺將給鋰電池行業帶來一次較大的行業洗牌,進一步規范鋰電池生產標準,尤其是將引導動力鋰電池健康發展。
提升產業集中度
近年來,鋰離子電池生產企業在國內遍地開花,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國內大小企業至少有1500家,其中能做動力電池的約有10家。“我國鋰電池行業呈現出了較為分散的局面,縱觀鋰電池的發展史,自上世紀90年代初被發明后,在當時只是一個很小的細分市場產品,只有少數人使用。而現在正逐步擴展到汽車領域,并以較快的速度不斷增長,鋰電池已成為與人的生活相關度很大的市場。”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市場總監楊琦說。
市場需求決定生產規模,鋰電池行業的商機促使大小企業紛至沓來。“為了實現產能,一些較為低端的生產廠商忽視了技術研發與提升,同時不斷壓低價格以占領市場。整個行業山寨化、無知識產權、互相抄襲的現象也就產生了。”中國微型電動車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副主任趙建和說,“作為戰略性的新興產業,鋰電池的研發對人才和技術要求很高,如果為了利益而忽視技術投入,將使整個行業的水平不斷下降。”
在趙建和看來,行業集中度低,技術投入少,確實是國內鋰電池發展面臨的問題。此次工信部出臺《鋰離子電池行業規范條件》的電池年產能不低于1億瓦時等14項準入指標要求,實際上也是針對一些單純擴大產能、拉低技術水平的鋰離子電池企業嚴格管理,從而避免行業“散、小、亂”發展趨勢。楊琦也認為,適當地提高門檻,優勝劣汰之后,可使行業達到一個健康的集中度,進而讓行業中那些愿意投入的企業有足夠的資金良性循環,使其有動力去做研發。
一億瓦時門檻不算高
對于規范中要求“電池年產能不低于1億瓦時”,國家“863”計劃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重大項目總體專家組電池責任專家肖成偉表示:“這一門檻并不算太高,可以算作中等水平。其目的在于規范行業,并使其做大做強。”國內一家大型電池廠商負責人告訴記者:“在正規電池廠家看來,其實這是一個極小的數字。對于較大的電池廠家來說,這一數字只是其年產量的十幾分之一。”因此可以看出,這一規范實際并未給國內真正具備競爭實力的電池龍頭企業太多壓力。
趙建和認為,如果要生產汽車動力電池,沒有一定規模和質量肯定不行。大規模、自動化程度高、生產工藝控制要求高,這是產業規律所決定的。一億瓦時的年產規模,是依據現有企業的實際情況,并在長期調研的基礎上制定的。試想,假如標準設定太高沒幾家企業達到標準,進而會縮小產能,而標準過低則會有太多不合格企業泥沙俱下。在未來電池技術取得進一步發展時也可以通過宏觀調控適當調整目前規模。在涉及安全性的產品方面,國家設定一定的行業門檻,是對消費者負責的體現。一億瓦時的規模并不大,并且很容易實現,如果連這一標準都達不到,就遑論保證質量了。
如前所述,國內目前可統計的的鋰電池生產廠家已達到上千家,其中不乏一些剛起步的創業型企業,因此對于規范所提出的產能指標要求,一些業內人士也提出了不同的見解。賽迪顧問股份有限公司分析師吳輝認為:“一億瓦時對國內許多小企業來說,存在一定的困難,如果該規范不能強制實行的話,也許將會出現虛假上報的情況。現在有很多創業型的企業不可能一下子有太多產能,因此這一規范出臺的結果,將給鋰電池行業帶來一次較大的行業洗牌,預計在此標準下很多不達標的企業或謀求聯合重組或被大企業兼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