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KEMA的研究,電力系統中快速調頻資源占總調頻資源的比例與其對電力系統穩定運行的影響呈現出拋物線關系,而非直線關系。在圖2中,每條曲線都代表了當快速調頻資源處于不同比例時對應的電力系統的穩定狀態。在一定范圍內,電力系統會從快速調頻資源的增加中收益,并且快速調頻資源越多,在促進電力系統穩定性方面的效果越好;然而當快速調頻資源達到飽和,這一趨勢將會出現反轉,即過量的調頻資源將會對電網穩定產生負面影響。根據預測,快速調頻資源的飽和點將出現在其在總調頻資源中的比例達到30%的時候。
圖3:快速調頻資源在總調頻資源中的比例及其對電網運行的影響來源:PJM,ScottBenner
為了實現快速調頻資源與常規調頻資源之間具有可比性,通常會利用“有效功率”的概念衡量快速調頻資源的規模。“有效功率”考慮了不同電力系統規模下常規調頻與快速調頻資源之間的替代比例和替代規模。
“邊際收益因子”則是電力系統最初增加1MW快速調頻資源與最后增加1MW快速調頻資源所獲得的收益的平均值,反映快速調頻資源替代常規調頻資源的比例。邊際收益因子的取值范圍在2.9~0之間,取值為1意味著單位快速調頻資源的價值與單位常規調頻資源的價值相等。
隨著競標/排位價格不斷增加,每個快速調頻資源的收益因子將會逐漸降低。如圖3所示,當越來越多的快速調頻資源進入市場,PJM市場的邊際收益因數(MarginalBenefitsFactor,MBF)呈現出逐漸減小的趨勢。2013年MBF的平均值為2.6,2014年下半年就已經降低到2.2。隨著快速調頻資源逐漸趨于飽和,這一數值還將進一步降低。
圖4:快速調頻資源處于不同比例時電力系統的收益因子來源:PJMTrainingManual展望
在FERC755法令要求美國電力市場ISO和RTO采用“按效果付費”補償標準替代其他調頻補償辦法之后,性能好、調節成本低的資源在PJM調頻市場中可以獲得很大的競爭優勢,一方面可以頻繁被調用,另一方面可以獲得遠多于其成本的市場回報。
雖然眾多儲能廠商都在關注并積極參與PJM調頻市場,但是通過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隨著對參與項目的規模限制更加嚴苛和單位補償標準的進一步提高,后續參與者進入該市場將會遭遇更高的門檻。
隨著越來越多的間歇性發電資源(風電、太陽能發電等)將加入PJM電網,這將是電網調節壓力上升,從而導致邊際收益因子取值上升;儲能設備成本下降,導致邊際收益因子下降等。因此,未來儲能電站在調頻服務中的收益情況,還需要綜合考慮市場信息才能得出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