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歐盟和美國的再次“發難”,中國光伏企業無奈又淡定。業內人士稱,雖然歐美市場已經“很冷”,但更多的新興市場正熱火朝天。當前國內的光伏裝機數據也顯示樂觀,預計2015年光伏行業整體仍將持續回暖。
近幾年來,美歐針對中國光伏企業的“雙反”調查可謂層出不窮,讓中國企業遭遇重重坎坷,這在歐洲市場反映尤為明顯。幾年以前,歐洲曾是中國光伏最重要的出口市場,當時中國七成以上的光伏產品都銷往歐洲。最終在中國政府和企業的共同努力之下,中國光伏企業與歐盟簽署最低價格承諾,即“MIP”。原本到2015年年底,中歐光伏“價格承諾”就要到期,此時歐盟卻再次發難,對中國光伏企業發起了“反規避”調查。業內人士稱,這幾年來,中國光伏企業對歐的出口份額急劇萎縮,面臨著如此嚴苛的貿易環境,不排除有放棄歐洲市場的可能,未來將重點布局新市場。
歐洲市場受阻
歐盟于今年5月初正式啟動對中國太陽能板產品的“反規避”調查,懷疑中國業者繞道馬來西亞等不受歐盟課稅范圍的第三國再向歐洲出口,謊報產品為非中國制造,涉嫌逃漏稅、且以低價傾銷。歐盟已于6月8日宣布,中國阿特斯太陽能、中盛光電、昱輝陽光等三家公司違反最低價格承諾(MIP)協議,出口價格低于最低價格承諾、向歐洲客戶提供優惠,將課以懲罰性雙反稅、平均約47.6%,且剔除在MIP協議企業名單之外。
早在今年3月,歐盟委員會貿易總司曾在一份公開文件中列出了阿特斯太陽能、中盛光電、昱輝陽光的違規行為。其中,歐盟發現,阿特斯向多家客戶輸送特定的利益,但這些利益沒有列在公司向歐委會呈送的季度報告上。
歐委會也提出,在MIP協議正式生效前后,阿特斯組件的銷售與出口在同時進行,阿特斯的銷售量已大幅超出MIP協議所授予銷售總量的限制比例。另外,阿特斯通過從第三國的電池組件輸送到歐洲,因此歐委會無法監管。
另外,歐委會認為中盛光電錯在以“太陽能電站”的方式將光伏組件和服務打包在一起(賣給歐洲客戶)。對于昱輝陽光,歐委會認為其特殊的經營模式—使用第三國加工(OEM)組件的方式向歐洲出口,不在歐盟的掌控中。同時,這家光伏企業的財報數據與實際銷售、交易之間有矛盾之處。
據了解,中國出口的光伏產品無論是技術還是質量均受到歐洲客戶認可,歐洲不乏業內人士對歐盟對華“雙反”調查的不滿,認為這種所謂的“制裁”實際上對歐洲的太陽能工業領域以及光伏市場的發展是有害的。據悉,歐盟反傾銷政策實行以后,歐洲市場的大型光伏電站幾乎絕跡。航禹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執行董事丁文磊則表示,歐盟一再以中國太陽能業者不遵守承諾為由,多次對中國業者展開調查,最終的結局就是企業直接放棄歐盟市場。
重點布局新市場
據彭博新能源財經的報告預測,今年全球的光伏裝機約在55.5GW~61.4G瓦,此裝機量與中國市場裝機指標的大幅上揚有關。日本市場將是中國之后的第二大全球光伏市場,約為10.2G瓦~12.7G瓦之間,自7月1日起日本電價會繼續下調至27日元/千瓦時。與此同時,印度是繼美國、英國之后的全球第五大市場,預計裝機在2.5G瓦~3.1G瓦左右。據悉,該國今年一季度完成690兆瓦的裝機量,根據印度政府的規劃,未來的100G瓦光伏電站項目中,40G瓦會來自于分布式領域,60G瓦來自于光伏地面電站,總計投資約在900億美元。
印度光伏市場吸引了國內許多光伏企業的目光,近日,協鑫集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計劃與印度阿達尼集團落實在印度蒙德拉經濟特區內,建設多晶硅、長晶、切片、電池、組件等全產業鏈光伏制造工業園。天合光能和Welspun能源公司、晶澳太陽能與EsselSolar在不久前也分別簽訂了諒解備忘錄,會在印度建電池、組件生產基地。阿特斯也與SunGroup達成初步共識,開發太陽能項目,并尋求在印度的設廠可能性。據海潤光伏方面透露,除了在印度設立分、子公司之外,海潤將會和印度當地合作伙伴開發相應的光伏項目。
此外,東南亞地區以及非洲等地也已經為我國光伏企業所看好。日前,晶科能源馬來西亞檳城廠舉行了奠基儀式,它是晶科能源在海外的第三座工廠。晶科能源CEO陳康平表示,晶科能源正在部署并實施企業“走出去”的戰略部署,從全球銷售到全球制造,最終隨著國際化進程的加快,達到全球投資的目的。目前晶科能源已在南非及葡萄牙兩地開建了電池組件工廠,雇用員工400余名;在烏茲別克斯坦、哈薩克斯坦、約旦、泰國等地進行海外電站開發,這些清潔能源覆蓋了中東、非洲、東南亞及歐洲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