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2至2012年的10年間,全球對鋰的消費量幾乎翻了一倍。盡管市場對鋰的需求越來越大,但攜帶新技術涌入鋰行業的初創公司卻處境艱難。一方面,市場需求的增幅并未達到創業者的預期,更重要的是,開采成本相對低廉的優質鋰礦基本上都掌握在大公司手中。3家鋰行業的初創公司先后停產。
碳酸鋰由于具備一定的鎮定作用,現在全球約5%的產量現在流入了制藥市場。然而,隨著市場對鋰的需求越來越大,鋰行業的投資人和采礦商的命運卻幾乎截然相反。
在2002至2012年的10年間,全球對鋰的消費量幾乎翻了一倍,這主要歸功于智能手機和電動工具對鋰離子電池的使用。隨著電動汽車的崛起,市場對鋰的需求還將繼續增長——單單是特斯拉汽車公司的鋰離子電池工廠,就能吃掉現有鋰供給的17%(這是高盛公司的預測,美國銀行的預測則比高盛低了60%)。鋰產業的美好前景吸引眾多創業公司紛紛實驗新流程和資源,希望能在這個目前仍由少數公司主宰的行業中占據一席之地。
不過鋰工程咨詢公司TRU的CEO埃里克•安德森早在2009年初,也就是眾多鋰項目紛紛上馬時,就曾表示過他對眾多鋰投資并不看好。
安德森表示:“我當時說,由于圍繞著這個行業的大肆宣傳,很多工廠建好了之后還得關門。但很多人都對這種觀點嗤之以鼻。”
事實證明,安德森的預言基本上是正確的。市場需求的增幅并沒有達到某些人的預測,目前只在每年5%到10%之間,而這些新公司和工廠也一直飽受很多問題的困擾。
2012年,銀河資源公司在西澳大利亞卡特林山的鋰礦停產;2013年,RB Energy公司在加拿大魁北克省開采了一座新的碳酸鋰礦,第二年便宣告停產;內華達州Western Lithium公司一度被視為特斯拉可能選擇的一個潛在供應商,可惜股東最終也是空歡喜一場,該公司目前也處于停產中。
安德森認為,Western Lithium公司和鋁行業的許多新進者一樣,最大的問題就是選錯了材料。雖然鋰在自然環境中并不罕見,但它的開采成本卻根據不同的純度和形式而有很大變化。憑借現有的技術和價格,要想獲得真正有利潤的鋰,只能來自對高濃度鹵水的蒸發提煉。
這種鹵水礦床幾乎全部分布在南美洲西南部,而且主要掌握在一些知名企業手里。目前鋰行業的“三巨頭”分別是智利的Sociedad Quimicay Minera公司、美國的FMC Lithium公司(它控制著阿根廷的Hombre Muerte鋰礦)和Albermarle公司(該公司最近剛剛收購了其競爭對手Rockwook公司)。Albermarle公司目前正在阿肯色州馬格諾利亞一帶開采鋰鹵水礦,該礦也被安德認為是短期內唯一一處可能產生經濟效益的美國本土礦床。這三家的鋰產量占據了全球總供給的90%以上,這三家公司只是稍稍擴大產量,就已經吸收了鋰市場需求的大部分增量。
缺乏技術人才則是這個行業的另一個普遍問題。波利維亞在開采號稱“天空之鏡”的烏尤尼鹽湖(這個鹽湖具有大量的高濃度鋰礦床)時,就遇到了嚴重的管理和技術障礙。與此類似,中國的青海鋰業有限公司和中信國安盟固利新能源有限公司在開采西藏附近的鋰資源時,也遇到了巨大的障礙。中國原計劃年產6萬噸鋰的目標,也不得不攔腰減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