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市場未必就能生產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理事長付于武說,低速電動汽車在美、日、歐等國家和地區均已得到政府和市場認可。在我國,這項產品的發展還需要從路權分配和產業升級方面進行引導,但無論政府怎么管,城鄉居民有著現實的用車需求,這是客觀現實。
會上,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董揚也談了幾點看法:第一,低速電動車應該是電動車的一個重要的分支。第二,當前對于低速電動車國內外均有需求,從國外來看,美國允許在社區內運行,日本地鐵站出口后的最后一公里也有低速電動車身影,在中國廣大城鄉,低速電動車堪稱是一種農用車的升級版,是農用乘用車,可有效解決廣大農村交通出行問題。第三,也要看到低速電動車當前還存在的一系列問題,如安全問題沒、排放問題和市場監管問題。汽車作為一個對社會影響比較大的產品,在全世界和一般產品不一樣,有些產品是不能隨便生產隨便使用的,汽車就屬于這一種,不能簡單地講有市場需求,就可以組織生產。
低速電動車要不要發展?如何發展?應由國家綜合研究來決定。每一個部門都有自己的部門權利、部門義務和部門立場。從環保角度看,全國血鉛水平這么高,你放了它,全國血鉛水平再高怎么辦?交通擁堵這么嚴重,你放開運營后再出事怎么辦?所以,從不同部門來說,會有不同意見,而且各部門不可能自動形成統一意見。
董揚認為,應該從國家的角度,從社會的角度,綜合考慮能源、環境、資源、交通和對經濟的影響,綜合考慮,不要認為能源沒有問題。四中全會說我們是法治國家,我認為法治國家就是法規定下來可干的事情才可以干,沒有決定干的事情,規則沒有修改以前就不能干。對于低速電動車,在一定審批下局部試點是可以的。試點后要總結,不要光看到GDP增長,還要看到交通擁堵形勢。不能在沒有形成決定之前就全國大上。
來自生產一線的幾點建議
山東時風集團總裁劉成強說,時風集團是一個服務于中國農村、農民的一個企業,我們過去干過近兩千萬輛的三輪汽車、拖拉機和輕卡車,我們曾經創造過三輪汽車第一,小拖拉機第一,單缸發動機第一的榮耀。
對時風的低速電動車,有人說時風是鯰魚,有人說時風是黑馬,資本市場說時風是潛力股。時風集團在山東、河南河北、江蘇浙江設立了700多個電動車經銷點,建立了完善服務體系和電池回收體系,公務員、醫藥人員、城市居民、 農村居民等,我們推出了高速、中速、低速、全系列的電動車滿足不同層次的需求,收入較高買4到5萬元的中高速車,中低收入購買3到4萬元的中等電動車,低收入購買3萬塊錢的中低速電動車。我們時風所在的高塘縣人口48萬人,人們越來越認可電動車,現在在我們縣時風自己的一個營銷網點一天銷20輛到30輛電動車,既有高檔的中檔的也有中低檔的。目前銷售勢頭呈現了當年三輪車一樣井噴式的發展狀況。時風電動車產品供不應求,銷量持續增長,2015年我們計劃保證十萬輛,爭取12萬輛。
對于低速電動車未來如可發展,魏學勤提出了幾點建議。
第一、低速電動車是適合國情順應民情新興產業,我們應尊重市場發展規律和老百姓出行需求,從實際出發,以創新社會管理的思維對產業進行合理引導和管理,將低速電動車列入我國法定的交通工具。
第二,借鑒歐盟低速電動車分類管理經驗,一是完善產品定義,技術標準生產許可,產品認證、行業管理。二是明確路權。三是在有條件的省市率先開展試點工作。
第三,低速電動車的品質是決定政策的關鍵,建議生產企業要苦練內功,突破四大瓶頸,一是電池容量,二是充電速度,三是驅動系統匹配,四是整車性價比。實現低速電動車的小型化、輕量化、智能化,產品讓老百姓放得放心,用得滿意。當前優先發展市場需求量大,技術實用性強低速電動車更加符合我國國情,實現低速電動車產業有序發展,必須選擇有利于發展的路徑模式和政策。政府要順勢而為,簡化審批程序,明確準入條件,加快推動低速電動車有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