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光伏電站的規模和數量逐年增加。光伏電站向商業化電站的轉化,尤其電站股權融資、財務分析、產權交易、保險以及電站后續改進,都需要完備、可靠的電站質量評估作為依據和支撐?,F在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上述大陸硅片商告訴本報記者。
近年來,隨著我國光伏產業的快速發展,如何統一光伏電站的檢測標準依然是業內人士關注的焦點。
日前,國家能源局下發的文件《關于進一步加強光伏電站建設與運行管理工作的通知》,從11個方面對光伏電站作了規范,并要求項目單位進行設備采購招標時采用獲得認證且達到國家規定指標的產品。
業內人士表示,當前確有部分光伏電站項目存在質量問題,而這些電站項目也通過了相關驗收,那么問題可能就是出在驗收標準不夠完善上。目前,光伏行業內的標準建設歸口比較復雜,而現有的很多標準都是照搬傳統能源的標準,有一些并不適用于當前的光伏行業現狀。
10月30日,由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光伏技術檢測中心制定的《光伏電站性能檢測與質量評估技術規范(征求意見稿)》(以下稱《技術規范》)在2014中國光伏電站性能檢測與質量評估技術研討會上發布。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王斯成表示,《技術規范》的評判指標是光伏電站性能比(performanceratio),對于光伏電站的PR共有19項評判標準,包括系統的電器效率、組件衰降、遮擋情況、光反損失、MPPT誤差、測量誤差、故障情況和運行維護水平。這個指標排除了地域和資源差異,比較客觀地反映了光伏系統自身的性能和質量。
上述大陸硅片商告訴記者,光伏的一個重要意義在于能夠在25-30年持續穩定地提供零成本的清潔能源,因此,《技術規范》的出臺會有利于保證電站的質量,提高電站的發電量,促進光伏產業發展的初衷,從而保障資本市場的認可、投資人的認可、銀行等方面的利益,得到相應的投資和融資。
另有業內人士認為,光伏電站質量必須有認證體系,在參照國際管理體系的同時,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而定。光伏電站質量的標準、認證、監管、運行、維護是系統工程,需要相應的機構和人員來落實政策,因此,國家在這方面需要加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