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玉民
華晨與寶馬的新能源汽車合作計劃,可能不僅止于之諾。日前,華晨汽車集團董事長兼總裁祁玉民向媒體透露:“通過與寶馬成立的新品牌之諾,我們將在新平臺上和寶馬進行新能源領域的合作,通過學習節能技術、混合動力、純電動來提升自己。”
這意味著,除了之諾,未來華晨有可能在自己品牌的電動車上,應用寶馬技術。這一說法,在記者求證華晨寶馬之諾項目組時,沒有得到明確回答。不過,華晨已迫不及待地向媒體披露了,它即將量產的中華電動車H230EV,并稱該車是華晨中華品牌吸收寶馬新能源技術后投放的首款電動轎車。這一舉動令之諾的地位頗為尷尬。
現在,華晨寶馬的合資自主品牌之諾面對的現狀是,前有寶馬雄心勃勃的i3、i8登陸中國市場,后有華晨中華的電動車H230EV摩拳擦掌,在兩個品牌形象相差巨大的車型之間,之諾的未來走向如何定位?這需要祁玉民和寶馬大中華區總裁安格做出解答。
華晨提速電動車戰略
如果沒有密集的新能源汽車政策發布,祁玉民或許現在還會把發展純電動汽車列為“遙遠目標”。
根據華晨2010年制定的新能源汽車發展戰略,中華混合動力電動汽車的產業化研發被列為重中之重。而對于純電動汽車,祁玉民把它列為長遠目標。“純電動汽車做出來以后,如何讓它市場化,成本如何消化,這不是補貼就能解決的問題。”在今年的北京車展上,祁玉民還在對外宣稱,對純電動汽車的發展,他們還有困惑,要先把技術儲備起來,等待時機再市場化。
然而,政府對電動汽車接二連三的政策發布,顯然打亂了華晨的新能源戰略發展節奏。特別是8月31日,工信部和國家稅務總局發布的《免征車輛購置稅的新能源汽車車型目錄(第一批)》,華晨汽車并未列入113款免征購置稅的新能源汽車中,這至少使華晨在戰略被上榜車企拉開了距離。
所以,在政策的時機面前,祁玉民決定調整路線,把純電動汽車作為近期工作的重點。根據其最新的戰略規劃,2015年“中華”和“金杯”兩大自主品牌的純電動車將正式實現量產。現在華晨汽車已經開始規劃代號為N2的電動車項目,即A0級車H230EV。
不過,華晨在純電動車上的技術亮點并不多。之前依托中華駿捷FSV量產的混合動力電動車,在2010年交付大連市政府作為出租車使用后,便悄無聲息。之后,2012年華晨聲稱正在重點開發中華乘用車和金杯商用車兩大純電動動力系統平臺,但除了金杯大海獅電動輕型客車在去年全運會亮相外,華晨至今并未有成熟的電動車產品試水市場。
對此,祁玉民也承認未來華晨在純電動技術上,要從簡單拼湊向深度整合,而實現轉變的路徑除了整合國內外的主流電池、電機等核心部件供應商資源,和與國內知名高校合作外,最關鍵的是,能運用寶馬的新能源技術。
經過多年研發,寶馬的純電動汽車i3和混合動力車型i8已經在歐美市場上做得風生水起,并即將在今年9月登陸中國。純電動汽車技術被寶馬視為競爭未來市場的主要利器,雖然目前寶馬與華晨的關系日益緊密,但這家德國豪華車企究竟愿意分享多少技術給華晨,外界的目光多為質疑。
事實上,即便是寶馬與華晨共同開發的純電動車型之諾,其技術的提供者也全部來自寶馬,華晨只是在產品的市場營銷策略上給予意見。而這個模式寶馬是否還愿意在中華車型上套用,之諾內部人員對記者的回復是“寶馬是寶馬,華晨是華晨,之諾是之諾”。
寶馬還能扶華晨走多遠?
現在,華晨的主要項目發展似乎都在圍繞寶馬進行。自主品牌轎車中華的技術升級,以寶馬提供的N20發動機為賣點;傳統優勢項目輕客,在逐漸勢微的市場環境下,也在依托寶馬團隊做高端品牌J11項目的升級。如果依祁玉民所言,在華晨與寶馬的新十年協議中,有“共同開發以純電動為代表的新能源技術”內容,那將意味著未來華晨對寶馬的依賴將越來越深。
事實上,由于自主品牌車型業績一直未有突破性進展,華晨目前利潤來源主要在寶馬。根據華晨旗下四家上市公司的中期年報披露,金杯汽車上半年凈利潤下滑幅度高達145%,申華控股上半年公司虧損8090.89萬元,同比由盈轉虧。唯有和寶馬業務有關的新晨動力和華晨中國還依然處于上升期,特別是華晨中國,由于寶馬豪華車在中國市場的熱銷,至今仍是港股市場追捧的對象。
這對華晨來說并不是一個有利局面。由于對寶馬的深度依賴,現在華晨的自主業務正呈現萎縮之勢,即便有政府的巨額補助,依然難以阻擋業績的持續下滑。如何讓華晨的自主車型銷量在市場走紅,除了打好寶馬這張牌,華晨也應在加強自身實力上下功夫。
現在,由于中國政府對新能源汽車的高度重視,寶馬也試圖在純電動汽車市場上有所突破。目前,寶馬中國團隊,正為i3、i8的市場推廣積極備戰;華晨寶馬團隊,也在不遺余力地拓展之諾項目,希望借助俱樂部的形式,將之諾的商業租賃模式和品牌形象廣泛推廣。
事實上,這款結合寶馬電力驅動科技、中國高效動力電池和華晨寶馬高檔汽車生產經驗的純電動汽車,自誕生之后,就一直在借力寶馬的人才團隊運營。而華晨寶馬在此基礎上,還計劃在今年年底推出寶馬5系插電式混合動力,希望借政策東風進一步拓展市場。在這一情況下,寶馬究竟還有多少余力幫助華晨再造一個“之諾”?這個問題恐怕華晨自己都難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