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租賃模式逐漸被市場認同,越來越多的新能源汽車廠商開始與汽車租賃公司展開合作。易約車創始人高俊明介紹說:“根據京津冀一體化的電動車示范項目,到2017年需要達到4000輛新能源車的規模,電動車生產廠家非常樂意與我們合作,因為僅靠傳統方式不足以推動新能源汽車的銷售。”
今年以來,隨著新能源汽車利好政策密集出臺,新能源車租賃業務備受矚目。有觀點認為,一方面相關稅收的傾斜降低了新能源車采購的成本;另一方面,地方保護政策的破除也讓跨城市的汽車租賃和采購更具可行性。因此,更多的新能源汽車廠商開始參與電動車商業模式的探索,而成本較低、容易被消費者接受的租賃模式成為主要推廣模式之一。
據業內人士分析,隨著各地電動車地方保護政策的逐步消除,外地新能源車廠商有機會進入其他地方市場,而通過與當地汽車租賃公司合作來打開品牌知名度,經營本地市場,是一種較好的方式。從這一點來看,廠商與租賃公司的合作空間巨大。
此前,華晨寶馬在北京三里屯SOHO推出了之諾1E的租賃展廳。之諾展廳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之諾1E租賃方式靈活,可以以天為單位短期租賃,也可長期租賃。
充電難導致盈利難
不過,在各租車平臺的實際經營中,新能源汽車租賃依然難以擺脫盈利難、充電難等現實問題。
“到2014年底,我們會擴充到500多輛車,其中電動車的數量能占到四分之一。”高俊明告訴記者,“電動車要達到盈虧平衡,今年內基本上不可能。”
由于目前電動車的續航能力依然較弱,車輛分布和行駛范圍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充電樁的分布。“這方面需要政府來扶持”,高俊明表示,“我們經常需要把電動車拉到很遠的地方去充電,有時候甚至需要從辦公室接線來臨時充電。”
PP租車聯合創始人王嘉明也向記者表示,目前新能源車租賃在國內的市場空間并不大,“消費者考慮的是實用性,電動車充滿電的狀態下行駛里程是100公里,如果在去充電的途中就要走50公里,那顯然對客戶沒有吸引力。”
為緩解電動車充電難題,北京市正在加緊對充電設施的建設,并積極研究推進建設京津冀一體化充電服務網絡,提出社會公共停車場、交通樞紐停車場以及大型商場超市停車場要按20%的比例配建充電停車位的目標;到2017年,北京市將在具備條件的合適位置建設10000個快速充電樁。
“這個項目需要投資過億元,其中政府支持5000萬元,剩下的部分由各個企業承擔。”高俊明透露。
新能源車租賃模式興起 充電難題成盈利瓶頸
[摘要]為緩解電動車充電難題,北京市正在加緊對充電設施的建設,并積極研究推進建設京津冀一體化充電服務網絡,提出社會公共停車場、交通樞紐停車場以及大型商場超市停車場要按20%的比例配建充電停車位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