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阿里聯合開發互聯網汽車的消息剛剛公布,上汽集團董事長陳虹又開始要對上汽研發體系進行整合,醞釀推出前瞻性技術部。
陳虹已委派上汽規劃與戰略部總監程驚雷對上汽研發體系進行整合,而記者了解到,程已被任命為上汽集團總工程師,職位與副總裁相當,這也是上汽自2008年原分管技術的副總裁汪大總離職后,首次重新任命技術副總裁。
上汽集團董事長陳虹(資料圖片)
曾被忽略的前瞻技術
程驚雷目前的職位是技術管理部總監,而技術管理部是與新能源事業部、戰略研究與知識信息中心并列的三大技術部門。
在新的規劃中,這三塊業務將整合為前瞻技術部、信息戰略部和戰略研究與知識信息中心,全部由程驚雷帶領,而直接由副總裁帶領,也直接使這幾大業務板塊的地位得以提升。陳虹上任后,正在為上汽集團制定全套技術解決方案。
前瞻性技術中心主要以新能源、新材料、未來的主流技術方向等前瞻性技術為主要研究方向,與以云計算車聯網、互聯網汽車、大數據管理等為主要研究方向的信息戰略部一起,組成了上汽未來兩大業務主力業務研究板塊,而戰略研究與知識信息中心則相當于一個咨詢中心,為前者的研發提供預測分析。
前瞻性研究院在汽車行業中不是一個新名詞,主流的大企業包括通用、大眾、豐田等都擁有自己的前瞻性技術中心,如通用在上海也建立了一個前瞻性技術中心,主要研發代表未來技術方向的新技術,目的是成為行業技術的領先者。如大眾的DCT雙離合技術,最早就在其前瞻性技術中心研發,成熟了再逐步推廣。而豐田的前瞻性技術中心還研發過陶瓷發動機等技術。
不過,這塊業務在上汽集團一直是缺失的。雖然來自通用的汪大總,和上汽底特律之夜招聘來的富有國際公司經驗的專家,都曾建議在上汽成立前瞻性技術中心,但上汽之前并未成立。
原因很簡單,與大多數自主品牌一樣,上汽基本采用的也是國外企業成熟的技術。如在大眾DCT雙離合開發成功后,上汽也研發了雙離合技術。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上汽可以看清楚方向再去研發,不僅可以節省研發成本,同時也能花費更少的時間,研發出市場所需要的技術。
所有資源向新能源傾斜
但是隨著上汽自主品牌業務的擴大,上汽也遇到了發展的瓶頸。除了遲遲沒有贏利,上汽的高端產品,包括榮威750、950等,也很難被消費者接受。高端產品不成功,主要的原因是上汽的品牌力還達不到,消費者并不認同榮威品牌能承載得起更高端的產品。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可以買來技術和產品,但可以肯定的是,這些買來的技術和產品,都不是最新的技術。也就是說,如果靠簡單的購買,哪怕完全消化了,也不過是人家淘汰的或者已經在使用的技術。反觀大眾,為什么能推出一輛成功一輛,很重要的原因是它擁有自己的獨家技術,在技術上是行業的領導者,這也使他的品牌力被認可。
“不做行業的追隨者,而要做行業的領導者。”陳虹上任后,就為上汽在技術上提出要求。在傳統技術上,上汽趕超的可能性很小,但是在新能源領域,上汽還是有機會的。2014年上半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已經超過2013年全年銷量,產銷量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2.3倍和2.2倍。
而近期,政府又加大對新能源汽車的鼓勵力度,包括對純電動、插電式(含增程式)混合動力,燃料電池三類新能源汽車 免征車輛購置稅;政府機關及公共機構采購一定比例新能源公務車,到2016年不低于30%;以及堅決破除地方保護,推動打破新能源汽車推廣的地方保護。伴隨政策落地,新能源汽車將走向發展的快速通道。
上汽已經打造了新能源汽車的產業鏈和關鍵零部件,并推出了一系列產品,如果乘勝追擊,繼續投入,上汽完全可能成為新能源汽車的行業領先者。
按照陳虹的計劃,未來每年,上汽都會投入3個億用于前瞻科技研究,主要涉及新能源、輕量化以及車聯網三大領域。而記者了解到,此次技術整合只是上汽技術整合的前奏,按照陳虹的計劃,未來,上汽前瞻技術部將占總研發規模的十分之一,目前技術中心規模2000人,前瞻性技術部就配備200人。而在前瞻技術部達到500人規模后,也就是上汽技術中心達到500人后,上汽還要考慮成立中央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