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設施不完善,消費者對于新能源汽車本已持觀望態度,長久以來其居高不下的價格更是讓汽車消費群體對新能源汽車望而卻步。
新能源汽車由電池驅動系統、電機系統和電控系統等主要部分組成。從成本分析的角度看,新能源汽車的電池驅動系統占據了整車成本的30%-45%,動力鋰電池又占電池驅動系統成本的75%-85%。而在目前,汽車廠商推出新能源車的同時,與之性能外觀可比的燃油汽車大多同步推出。相比之下,二者電機系統及電控系統的組裝成本基本相同,動力鋰電池的高成本造就了新能源汽車高于同類型燃油汽車將近50%的價格。
縱使政府針對新能源汽車價格出臺了免交購置稅等一系列措施,但這與近乎50%的價格差比也只是小巫見大巫,新能源汽車在性價比上還是不占優勢。根據目前汽車消費者觀念來看,除去部分新能源汽車的發燒友,價格仍然是國內絕大部分消費者選擇汽車首要的考慮因素。而想要降低新能源汽車價格,動力鋰電池成本降低顯然最關鍵。
改善電池本身運轉體系可有效增加動力鋰電池的使用壽命,是最理想化的成本降低方式。但就目前來看,由于生產技術的限制,想要在短時間內通過這項方式降低動力鋰電池成本,依舊存在困難。cmic認為,拋開技術問題,動力鋰電池成本降低的實現可以依靠另外兩種形式:
規?;a。特斯拉就曾依靠規模擴大使同一款電池的成本降低了40%。未來,新能源汽車將進一步普及,電池規?;a并非難事,依據于此,動力鋰電池成本有望普遍降到2元/wh以下。
另外,國內也有電池回收企業依靠資源化利用降低動力鋰電池成本的例子。但是,因體系還不完善,動力鋰電池的回收一直未能形成完整的產業鏈,這導致鋰電池回收的過程又出現了高成本瓶頸。為突破這一關鍵性問題,部分企業已經開始借鑒酸鉛電池的回收模式,根據這一模式,未來鋰電池低成本回收體系將逐步完善,動力鋰電池成本在整個新能源汽車中所占比例也將越來越小。
動力電池成本的降低,將來大有可能助力新能源汽車成為“平民汽車”,在此基礎上也將有更多的潛在消費者成為新能源汽車的忠實粉絲。新能源汽車市場普及率提高了,其環保性能也將真正的落到實處去回饋環境,造福大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