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充電樁,調查發現,小區物業一般不愿意在本小區內建設充電樁。“首先要有車位供充電樁使用。因為小區用電量、線路一般是固定的,安裝充電樁意味著要調整小區用電量,改造線路,物業要增加更多安全負擔,他們一般也不愿意。而且,很多老社區,也不具備改造條件。”
充電樁數量稀少的根本原因在哪兒?
由于充電設施建設除了需要電源、資金外,還需要土地、當地物業支持,這不是電網等企業自身所能解決的。這也是電網充電樁持續虧損、最后放手的根本原因。而對于充電樁,調查發現,小區物業一般不愿意在本小區內建設充電樁。
“首先要有車位供充電樁使用。因為小區用電量、線路一般是固定的,安裝充電樁意味著要調整小區用電量,改造線路,物業要增加更多安全負擔,他們一般也不愿意。而且,很多老社區,也不具備改造條件。”
據《中國經濟和信息化》雜志報道,經過5年的發展,充電樁建設又回到了原點。
5月27日,國家電網宣布,向社會資本開放分布式電源并網工程和電動汽車充換電設施領域。國家電網認為,這兩個市場將以年均130億元的規模增長,到2020年總規模將達2000億元。
不過,業內認為國家電網是在“甩包袱”。由于電動汽車充換電市場盈利模式不明,充電站建設成本高昂,本次開放所形成的2000億元蛋糕只是懸在空中的誘惑。
梳理國家電網歷年數據就會發現,2010年以來,電動汽車充電設施建設主力——國家電網曾3次調高電動汽車充換電站、充電樁建設計劃,但最終計劃卻都未實現。
出于對新能源汽車的厚望,國家電網曾夢想一統充電設備領域。“中石化、中海油及其他社會資金2010年想大規模參與經營充換電站,在與電網的爭奪戰中失利,受到電網或明或暗的限制,都沒有把充換電站規模做起來。”一位投行分析人士表示。
由此,電網系擊敗石化系,開始建設自己的充電網絡體系。
統計發現,國家電網曾三次調高充換電站建設計劃。第一次是國家電網在《“十二五”電網智能化規劃》中提出,“十二五”期間建設904座充換電站和23.3萬個充電樁,到2015年末,在公司經營區域內建成1000座充換電站和24萬 個充電樁。“十二五”期間,充電設施規劃總投資為217.1億元。
2011年9月,時任國家電網公司總經理劉振亞在2011智能電網國際論壇上表示,未來5年將新建電動汽車充換電站2900座和充電樁54萬個,保障80萬輛電動汽車的應用,到2020年將形成覆蓋公司經營區域的電動汽車充換電服務網絡。
隨后,2013年6月,《國家電網報》報道稱,“十二五”期間,國家電網公司計劃建成電動汽車充換電站3700座、充電樁34萬個。
計劃在不斷提高,在落實層面卻產生了巨大的差距。根據《國家電網公司社會責任報告》(2013年),截止到2013年底,國家電網公司累計建成電動汽車充換電站400座,充電樁1.9萬臺。原計劃投資額逐年增加,從建設數量上看2012年充換電站建設放緩,2013年全年竟然只建成了47個。
南方電網公司的情況更不如意。有報道稱,南方電網與深圳市政府達成協議,到2012年在深圳建設89個充電站、29500個充電樁,預計總投資額將超過10億元。不過,根據《南方電網公司社會責任報告》(2012年),截止到2012年底,南方電網共建成充換電站18座,充電樁3229個。
國家電網2012年以來充換電站建設遲緩的原因在于盈利艱難。據國家電網內部人士稱,已經建成的400余座充電站幾乎沒有盈利的項目,處于全線虧損狀態;南方電網分公司也表示,其在深圳建成運營的7座充電站,每年虧損額為1300萬元。
對此,2014年5月27日,國家電網宣布,全面開放分布式電源并網工程,及慢充、快充等各類電動汽車充換電設施市場。
但是,業內擔心的是,國家電網將盈利模式不明、處于虧損狀態的充換電設施市場甩出,有多少企業愿意接盤仍是疑問。更有分析認為,由于電力來源掌握在國家電網手中,未來即使找到合適的盈利模式,也可能面臨電網政策變化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