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詞解釋
二次電池,又稱蓄電池、可充電電池,泛指所有在電量用完之后可以被再次充電、進而反復使用的化學電源的總稱。
盡管二次電池的種類繁多,但基本構成均類似,即所有電池均由正極、負極和電解液三部分構成。根據組成部分不同,目前已商品化和正處于實驗室研制階段的二次電池包括鉛酸電池、鎳鎘電池、鎳氫電池、鋰二次電池(包括鋰離子電池、鋰硫電池、鋰空氣電池和鋰聚合物電池等)、鈉二次電池(包括鈉離子電池、鈉硫電池等)和燃料電池等。
金屬二次電池具有很高的理論比能量,因而在電動汽車、智能電網和分布式儲能電站等新興儲能領域極具應用潛力。
鋰二次電池的發展主要經歷了金屬鋰二次電池、搖椅式電池以及目前已商品化的鋰離子電池三個階段。與鉛酸電池、鎳鎘電池等傳統二次電池相比,鋰離子電池具有放電電壓高、比能量高、循環壽命好、綠色環保等顯著優點。
與鋰相比,鈉在地殼中的元素豐度排名第六位,約占2.74%,因而儲量豐富,并且鈉的來源和分布廣泛,電化學性質與鋰相似,這一切都使得鈉成為鋰的有力替代物,可緩解人們對于鋰資源日趨增長的需求。
與鋰電池相比,鈉電池的優勢在于其成本較低,應用主要面向大規模固定式儲能。高比能鈉二次電池的開發,可以與鋰二次電池實現優勢互補,共同推動能源交通業的發展。目前,在眾多鈉二次電池體系中,獲得廣泛關注的主要有兩類電池,即鈉離子電池和鈉硫電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