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地是西半球電氣化程度最低的國家,只為了照明,有些地方的居民一個月就要花10美元來買蠟燭和燈油,這大約相當于一般美國家庭用電照明花費的125倍;在印度,許多人用汽車電池給手機充電,還要額外付費;數百萬非洲人照明仍是靠陽光;在一些太平洋小島國,用柴油發電會使預算超支;雖然全世界的電網一直在擴張,但仍有近13億人口沒有生活用電,電網對許多人來說依然遙遠。
為了探索給農村帶來清潔能源的最佳途徑,科學家、工程師、經濟學家正在和企業家聯合起來,結合當地的情況,研究設計獨立的“微電網”。這種微電網成本低廉,能一次性地在一個社區里很快架設好。其主要目標是建設小規模的可再生能源系統,為所有發展中國家建造經濟實惠的分布式“燈光列島”,幫那些偏遠社區擺脫對化石燃料的依賴。
過去在一些偏遠農村,曾采取補貼政策來建設基礎設施,隨著補貼失效和設施的損壞,這些努力也付諸流水。但現在一些大企業做得更好:用簡單智能電網設備來管理新一代更廉價的光伏電池和風力發電機。過去十年來,化石燃料的價格已突飛猛漲,這也讓可再生能源更有競爭力。聯合國制定的一個目標是,到2030年在全世界范圍普及用電。
“目標已經定了,與幾年前相比,現在經濟的作用要大得多。”聯合國資助能源通道總干事理查德曼-范里溫說,目前的形勢仍很嚴峻。據國際能源機構的一份2012年分析報告預測,按照目前的計劃,用不上電的人口比例從2010年到2030年將從19%下降到12%,也就是說仍有10億人生活在黑暗中。要想實現普及用電,也意味著預計投資要從每年的140億美元提高到490億美元。在農村地區,中央電網預計只能解決其中約30%用電需求。
在已實施的計劃中,有一些成功的典范,那里的技術和商業化經驗對世界上其他情況相似的地區都有著重要借鑒意義。
印度——塔庫哈
塔庫哈(Tamkuha)的意思是“黑暗的迷霧”。這里是比哈爾邦的一個小鎮,約有2000人。2007年,兩個年輕的印度企業家甘奈什-潘迪和拉奈什-雅達夫來到偏遠的印度農村塔庫哈,利用稻殼發電給這里的家庭帶來了光明。他們知道,太陽能光伏電池板對他們的計劃而言太貴了,這里的風力也不夠發電,但比哈爾邦有著豐富的稻谷資源。
潘迪曾在美國紐約的倫斯勒工學院電力工程系就讀,他和朋友雅達夫一起草擬了一份長期計劃。他們從印度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部獲得了約12000美元的撥款,加上自己的4萬美元投資,購買并改造了氣化器,用來把谷殼變成生物質燃料,他們還買了一臺32千萬的發電機,并在整個村鎮架設了電線。
用了不到5個月時間,塔庫哈的居民就用上電了。除了給手機充電,還能供應當地每個家庭2個熒光燈每夜6到8個小時的照明用電。潘迪、雅達夫和馬諾基-辛哈合作,成立了稻殼電力系統(HuskPowerSystems)公司,辛哈曾在美國弗吉尼亞大學學習商業管理。該公司現在已有80多個“迷你發電廠”,為居住在印度、烏干達和坦桑尼亞偏遠地區的約20萬人供電。
塔庫哈的成功表明,農村的貧困家庭每個月消費的電量即使只有100盧比(約合1.6美元),由于他們每月的生活費在15到80美元之間,用電支出占生活支出的比例也比市中心要高,而對這些家庭來說也節約了很多,因為他們少買了很多柴油。據公司總裁辛哈說,在2007年時,人們都不相信稻殼電力系統能成為切實可行的行業。“在我們擴大到300個村莊時,人們才開始相信這種模式是成功的?!?/p>
過去十年來,政府大力投資解決農村用電問題,使不在主電網供電范圍內的人口數量減少了一半以上。到2011年時,印度用不上電的人口比例只有25%,雖然這大大低于一些非洲國家80%到90%的比例,但整個國家仍有3億人沒有生活用電。因此這種微型電力系統在印度的商機還是巨大的。
稻殼發電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微電網開發項目之一,而且可能變得更大。在印度和東非,今后5年內的用戶有望達到500萬人。隨著光伏太陽能電池板成本下降,公司還打算建太陽能微電網,并用蓄電池把這兩種電力系統結合起來,以滿足夜晚用電的需要。太陽能—生物質混合發電廠的模式如今正在實驗中,希望將來能日夜不停地發電。
"稻殼"所到之處,人們都非常積極踴躍?!泵绹永D醽喆髮W伯克利分校能源研究員丹尼爾-卡門說,“它不是一種固定的技術,而是一種固定的解決方案。”
但今后可能還要面臨許多問題。在一些地區,提供稻殼電力的小型供電商和不斷擴張的中央電網之間存在競爭關系,一些村鎮可能有兩個供電商。微電網可能更可靠,但價格也更貴些,而中央電網屬于基礎設施建設,會通過補貼來增加用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