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河子坡医金融服务有限公司

政策

國務院辦公廳《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年)》全文

發布時間: 2014-11-21 09:41:21    來源: 中國政府網
字體:

[摘要]新世紀以來,我國能源發展成就顯著,供應能力穩步增長,能源結構不斷優化,節能減排取得成效,科技進步邁出新步伐,國際合作取得新突破,建成世界最大的能源供應體系,有效保障了經濟社會持續發展。

  2.穩步提高國內石油產量。
  堅持陸上和海上并重,鞏固老油田,開發新油田,突破海上油田,大力支持低品位資源開發,建設大慶、遼河、新疆、塔里木、勝利、長慶、渤海、南海、延長等9個千萬噸級大油田。
  穩定東部老油田產量。以松遼盆地、渤海灣盆地為重點,深化精細勘探開發,積極發展先進采油技術,努力增儲挖潛,提高原油采收率,保持產量基本穩定。
  實現西部增儲上產。以塔里木盆地、鄂爾多斯盆地、準噶爾盆地、柴達木盆地為重點,加大油氣資源勘探開發力度,推廣應用先進技術,努力探明更多優質儲量,提高石油產量。加大羌塘盆地等新區油氣地質調查研究和勘探開發技術攻關力度,拓展新的儲量和產量增長區域。
  加快海洋石油開發。按照以近養遠、遠近結合,自主開發與對外合作并舉的方針,加強渤海、東海和南海等海域近海油氣勘探開發,加強南海深水油氣勘探開發形勢跟蹤分析,積極推進深海對外招標和合作,盡快突破深海采油技術和裝備自主制造能力,大力提升海洋油氣產量。
  大力支持低品位資源開發。開展低品位資源開發示范工程建設,鼓勵難動用儲量和瀕臨枯竭油田的開發及市場化轉讓,支持采用技術服務、工程總承包等方式開發低品位資源。
  3.大力發展天然氣。
  按照陸地與海域并舉、常規與非常規并重的原則,加快常規天然氣增儲上產,盡快突破非常規天然氣發展瓶頸,促進天然氣儲量產量快速增長。
  加快常規天然氣勘探開發。以四川盆地、鄂爾多斯盆地、塔里木盆地和南海為重點,加強西部低品位、東部深層、海域深水三大領域科技攻關,加大勘探開發力度,力爭獲得大突破、大發現,努力建設8個年產量百億立方米級以上的大型天然氣生產基地。到2020年,累計新增常規天然氣探明地質儲量5.5萬億立方米,年產常規天然氣1850億立方米。
  重點突破頁巖氣和煤層氣開發。加強頁巖氣地質調查研究,加快“工廠化”、“成套化”技術研發和應用,探索形成先進適用的頁巖氣勘探開發技術模式和商業模式,培育自主創新和裝備制造能力。著力提高四川長寧-威遠、重慶涪陵、云南昭通、陜西延安等國家級示范區儲量和產量規模,同時爭取在湘鄂、云貴和蘇皖等地區實現突破。到2020年,頁巖氣產量力爭超過300億立方米。以沁水盆地、鄂爾多斯盆地東緣為重點,加大支持力度,加快煤層氣勘探開采步伐。到2020年,煤層氣產量力爭達到300億立方米。
  積極推進天然氣水合物資源勘查與評價。加大天然氣水合物勘探開發技術攻關力度,培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積極推進試采工程。
  4.積極發展能源替代。
  堅持煤基替代、生物質替代和交通替代并舉的方針,科學發展石油替代。到2020年,形成石油替代能力4000萬噸以上。
  穩妥實施煤制油、煤制氣示范工程。按照清潔高效、量水而行、科學布局、突出示范、自主創新的原則,以新疆、內蒙古、陜西、山西等地為重點,穩妥推進煤制油、煤制氣技術研發和產業化升級示范工程,掌握核心技術,嚴格控制能耗、水耗和污染物排放,形成適度規模的煤基燃料替代能力。
  積極發展交通燃油替代。加強先進生物質能技術攻關和示范,重點發展新一代非糧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超前部署微藻制油技術研發和示范。加快發展純電動汽車、混合動力汽車和船舶、天然氣汽車和船舶,擴大交通燃油替代規模。
  5.加強儲備應急能力建設。
  完善能源儲備制度,建立國家儲備與企業儲備相結合、戰略儲備與生產運行儲備并舉的儲備體系,建立健全國家能源應急保障體系,提高能源安全保障能力。
  擴大石油儲備規模。建成國家石油儲備二期工程,啟動三期工程,鼓勵民間資本參與儲備建設,建立企業義務儲備,鼓勵發展商業儲備。
  提高天然氣儲備能力。加快天然氣儲氣庫建設,鼓勵發展企業商業儲備,支持天然氣生產企業參與調峰,提高儲氣規模和應急調峰能力。
  建立煤炭稀缺品種資源儲備。鼓勵優質、稀缺煤炭資源進口,支持企業在缺煤地區和煤炭集散地建設中轉儲運設施,完善煤炭應急儲備體系。
  完善能源應急體系。加強能源安全信息化保障和決策支持能力建設,逐步建立重點能源品種和能源通道應急指揮和綜合管理系統,提升預測預警和防范應對水平。
 ?。ǘ┩七M能源消費革命。
  調整優化經濟結構,轉變能源消費理念,強化工業、交通、建筑節能和需求側管理,重視生活節能,嚴格控制能源消費總量過快增長,切實扭轉粗放用能方式,不斷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1.嚴格控制能源消費過快增長。
  按照差別化原則,結合區域和行業用能特點,嚴格控制能源消費過快增長,切實轉變能源開發和利用方式。
  推行“一掛雙控”措施。將能源消費與經濟增長掛鉤,對高耗能產業和產能過剩行業實行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強約束,其他產業按先進能效標準實行強約束,現有產能能效要限期達標,新增產能必須符合國內先進能效標準。
  推行區域差別化能源政策。在能源資源豐富的西部地區,根據水資源和生態環境承載能力,在節水節能環保、技術先進的前提下,合理加大能源開發力度,增強跨區調出能力。合理控制中部地區能源開發強度。大力優化東部地區能源結構,鼓勵發展有競爭力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控制煤炭消費總量。制定國家煤炭消費總量中長期控制目標,實施煤炭消費減量替代,降低煤炭消費比重。
  2.著力實施能效提升計劃。
  堅持節能優先,以工業、建筑和交通領域為重點,創新發展方式,形成節能型生產和消費模式。
  實施煤電升級改造行動計劃。實施老舊煤電機組節能減排升級改造工程,現役60萬千瓦(風冷機組除外)及以上機組力爭5年內供電煤耗降至每千瓦時300克標準煤左右。
  實施工業節能行動計劃。嚴格限制高耗能產業和過剩產業擴張,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實施十大重點節能工程,深入開展萬家企業節能低碳行動。實施電機、內燃機、鍋爐等重點用能設備能效提升計劃,推進工業企業余熱余壓利用。深入推進工業領域需求側管理,積極發展高效鍋爐和高效電機,推進終端用能產品能效提升和重點用能行業能效水平對標達標。認真開展新建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和節能評估審查。
  實施綠色建筑行動計劃。加強建筑用能規劃,實施建筑能效提升工程,盡快推行75%的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加快綠色建筑建設和既有建筑改造,推行公共建筑能耗限額和綠色建筑評級與標識制度,大力推廣節能電器和綠色照明,積極推進新能源城市建設。大力發展低碳生態城市和綠色生態城區,到2020年,城鎮綠色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達到50%。加快推進供熱計量改革,新建建筑和經供熱計量改造的既有建筑實行供熱計量收費。
  實行綠色交通行動計劃。完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規劃,加快推進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積極推進清潔能源汽車和船舶產業化步伐,提高車用燃油經濟性標準和環保標準。加快發展軌道交通和水運等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運輸方式,推進主要城市群內城際鐵路建設。大力發展城市公共交通,加強城市步行和自行車交通系統建設,提高公共出行和非機動出行比例。
  3.推動城鄉用能方式變革。
  按照城鄉發展一體化和新型城鎮化的總體要求,堅持集中與分散供能相結合,因地制宜建設城鄉供能設施,推進城鄉用能方式轉變,提高城鄉用能水平和效率。
  實施新城鎮、新能源、新生活行動計劃??茖W編制城鎮規劃,優化城鎮空間布局,推動信息化、低碳化與城鎮化的深度融合,建設低碳智能城鎮。制定城鎮綜合能源規劃,大力發展分布式能源,科學發展熱電聯產,鼓勵有條件的地區發展熱電冷聯供,發展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地熱能供暖。
  加快農村用能方式變革。抓緊研究制定長效政策措施,推進綠色能源縣、鄉、村建設,大力發展農村小水電,加強水電新農村電氣化縣和小水電代燃料生態保護工程建設,因地制宜發展農村可再生能源,推動非商品能源的清潔高效利用,加強農村節能工作。
  開展全民節能行動。實施全民節能行動計劃,加強宣傳教育,普及節能知識,推廣節能新技術、新產品,大力提倡綠色生活方式,引導居民科學合理用能,使節約用能成為全社會的自覺行動。
  (三)優化能源結構。
  積極發展天然氣、核電、可再生能源等清潔能源,降低煤炭消費比重,推動能源結構持續優化。
  1.降低煤炭消費比重。
  加快清潔能源供應,控制重點地區、重點領域煤炭消費總量,推進減量替代,壓減煤炭消費,到2020年,全國煤炭消費比重降至62%以內。
  削減京津冀魯、長三角和珠三角等區域煤炭消費總量。加大高耗能產業落后產能淘汰力度,擴大外來電、天然氣及非化石能源供應規模,耗煤項目實現煤炭減量替代。到2020年,京津冀魯四省市煤炭消費比2012年凈削減1億噸,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煤炭消費總量負增長。
  控制重點用煤領域煤炭消費。以經濟發達地區和大中城市為重點,有序推進重點用煤領域“煤改氣”工程,加強余熱、余壓利用,加快淘汰分散燃煤小鍋爐,到2017年,基本完成重點地區燃煤鍋爐、工業窯爐等天然氣替代改造任務。結合城中村、城鄉結合部、棚戶區改造,擴大城市無煤區范圍,逐步由城市建成區擴展到近郊,大幅減少城市煤炭分散使用。
  2.提高天然氣消費比重。
  堅持增加供應與提高能效相結合,加強供氣設施建設,擴大天然氣進口,有序拓展天然氣城鎮燃氣應用。到2020年,天然氣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比重提高到10%以上。
  實施氣化城市民生工程。新增天然氣應優先保障居民生活和替代分散燃煤,組織實施城鎮居民用能清潔化計劃,到2020年,城鎮居民基本用上天然氣。
  穩步發展天然氣交通運輸。結合國家天然氣發展規劃布局,制定天然氣交通發展中長期規劃,加快天然氣加氣站設施建設,以城市出租車、公交車為重點,積極有序發展液化天然氣汽車和壓縮天然氣汽車,穩妥發展天然氣家庭轎車、城際客車、重型卡車和輪船。
  適度發展天然氣發電。在京津冀魯、長三角、珠三角等大氣污染重點防控區,有序發展天然氣調峰電站,結合熱負荷需求適度發展燃氣—蒸汽聯合循環熱電聯產。
  加快天然氣管網和儲氣設施建設。按照西氣東輸、北氣南下、海氣登陸的供氣格局,加快天然氣管道及儲氣設施建設,形成進口通道、主要生產區和消費區相連接的全國天然氣主干管網。到2020年,天然氣主干管道里程達到12萬公里以上。
  擴大天然氣進口規模。加大液化天然氣和管道天然氣進口力度。
 

更多推薦

專家專欄

企業專題

熱門文章

展會沙龍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