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特斯拉中國區總裁吳碧瑄離職,繼任者為原特氏中國超級充電站項目總監朱曉彤。特斯拉官方并沒有就此次人事變動給出說明,不過考慮到這已經是特斯拉兩年內的第三次高層人事變動,的確讓人好奇這家企業是不是發生了些什么。
由于特斯拉一直以來的緘默,除非當事人自己開口,否則臺面下的故事永遠都沒人知道。不過臺面上的事情倒是看得到的,特斯拉今年發生了太多可以稱為負面的新聞。
其中,最能引人猜想的無疑是與天貓合作的烏龍事件,這次事件第一次公開暴露特斯拉中國區與總部在戰略上存在分歧。據聞,Elon Musk希望中國區銷售模式和美國一樣,以線下直營為主,保證用戶體驗,而不是貿然進軍線上。
在吳碧瑄離職后,此事再回頭看便頗值得玩味。特斯拉在中國想采用的經營策略到底是什么?從前賓利高管鄭順景,到前蘋果高管吳碧瑄,再到如今特斯拉自己的技術骨干朱曉彤,兩年三換的局面是表明特斯拉在華缺乏戰略體系,還是另有結論呢?在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也許先要弄懂特斯拉的美國模式。
特斯拉的美國模式究竟是什么?
在很多場合,Elon Musk都表達過對美國經營模式的得意,他似乎希望特斯拉在美國的成功經驗可以在全球得到復制。而這也能解釋,為何天貓烏龍事件中,特斯拉總部不顧外部影響強行令中國區停止線上銷售。如果說特斯拉想在中國采用同樣的成功模式,那這種所謂的“成功模式”究竟是什么呢?
概念肯定是擺在第一位的,從誕生之日起,特斯拉的品牌一直都與“環保”、“高科技”等標簽貼在一起,時時閃現出高冷的明星氣質。這的確在品牌初期為其吸引了眾多支持者,并獲得了意想不到的營銷效果。而借助這層光環加持,特斯拉開始了自己的美國故事。這之后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了,特斯拉做得頗為成功,基本表現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完善的充電網絡。2012年10月,特斯拉在北美的充電樁只有6個,且僅限于加州。而在此后兩年時間,特斯拉已建成119座超級充電站,橫跨美國東西海岸。在核心城市的中心地帶或高速公路附近,都能見到特斯拉充電樁的身影,這張迅速擴展的充電網絡顯然是特斯拉打好基礎的保證。而特斯拉官方稱,2014年將在全美建成208個超級充電站,覆蓋80%的美國人口,這一數字將在2015年被擴大到98%。
二是銷售模式。與中國一樣,美國傳統汽車銷售也一般依靠線下經銷商。而特斯拉避開了這種傳統做法,繞開經銷商,由自己在大都市的繁華地段開設門店和服務中心,以自營直銷的形式銷售。目前,特斯拉在美國已有多家直銷門店。或許這種方式極為成功,使得Musk希望在全球沿循這種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