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明顯的表現是,恒大內部對此次進軍新能源領域非常重視。9月底,恒大與張家口市政府簽署太陽能光伏項目,就是由許家印親自帶隊,副總裁柯鵬、時守明也隨同前往、外加北京公司董事長許曉軍等高管團隊,共赴張家口與當地政府簽署協議。
根據協議具體內容,恒大在當地投建的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分別為:三年內投資建設600萬千瓦太陽能光伏發電廠項目;三年內投資建設20萬千瓦工業園區分布式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三年內投資建設300萬千瓦太陽能光伏農業項目,三個項目合計總裝機容量為920萬千瓦。
而國家能源局公布的資料顯示,截至2013年年底,全國22個主要省、自治區、直轄市已累計并網741個大型光伏發電項目,主要分布在我國西北地區。累計裝機容量排名前三的省份分別為甘肅省、青海省和新疆自治區,分別達到432萬千瓦、310萬千瓦和257萬千瓦,這意味著,恒大光伏項目一旦建成,其總裝機容量將超過排名第一位的甘肅和第二位的青海的總和。此外,恒大集團新能源發展中心也已成立,負責集團在太陽能、風能、核能、海洋能、地熱能、生物質能等新能源領域的產業研究、市場開發、戰略投資、管理運營等工作。恒大內部儼然非常重視新能源產業項目,據了解,公司專門抽調優秀高管及精英員工組成新產業管理及運營團隊。
如此大手筆、多角度投入,不難看出許家印對新能源政策和光伏業前景的信心。
疑前景
那么為什么選擇張家口作為項目所在地?許家印說,5年內他連續考察三次的城市,唯有張家口。“無論是地產、糧油還是光伏,恒大都得到了張家口市的大力支持。張家口有非常好的硬環境和軟環境,各方面條件得天獨厚。國家正大力鼓勵相關產業發展,恒大對雙方合作非常有信心,一定會加大投資力度,推動項目進展。”
雖然這邊信心十足,但作為一家在香港上市的企業,恒大的選擇并未受到國際投資者的認可,甚至已經有國際評級機構對許老板澆了冷水。
10月9日,標準普爾宣布,對恒大地產投資光伏行業并不看好,且認為,該投資計劃可能對恒大地產的信用狀況產生負面影響。
標準普爾在研報中指出,恒大地產制定了激進的光伏行業擴張計劃,但其缺乏相關專業經驗。尤其是,恒大地產在進入農業和消費行業后不久,再度進入完全不同的行業,將帶來執行風險。
光伏業內亦不完全看好恒大此舉。與恒大地產共同收購國藏集團的是SPI公司,但賽維LDK在2013年出現嚴重財務問題,原董事長彭小峰也辭去公司及附屬公司的行政、董事職務。因此,有消息說,賽維LDK已經將全部賭注押到SPI,彭小峰的計劃則是將SPI打造成一個電站平臺,成為一家運營公司,其先期思路是找到合作伙伴做EPC或共同開發項目,讓這些合作伙伴為光伏項目墊資,然后將資產裝入SPI,從而做高業績。
有業內人士聲稱,光伏電站的盈利并非只要有錢就可以,光伏企業的運營模式尤為核心。即便像賽維這樣的行業巨頭,利潤也是虧損狀態。因此賽維非常樂意找到恒大這樣的企業來做模式嘗試,光伏企業只提供技術服務和運營,風險相對較小,尤其是資本方面,恒大的風險和壓力肯定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