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對中國汽車自主品牌是異常艱難的一年,一方面市場份額持續下滑,另一方面,國內某些曾被寄予眾望的車企在向中高檔車升級的過程中頻頻遭遇挫折。在合資車商放低身段,入侵10萬元以下低端車市場之后,曾經成功晉級車企銷售十強的多個中國汽車自主品牌,正被不斷唱衰。各品牌也紛紛選擇三緘其口,不愿回應。
近日,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淮汽車)董事長安進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自主品牌曾成功豐富了中國汽車的品類,也拉低了汽車售價,給消費者帶來實惠,現在對自主品牌來說是最艱苦的時期,需要堅持。企業現在不需要太糾結于量的下滑,而要注重提升品質,突破了品質關,才能真正突破現有困境。他也呼吁輿論給予車企更多理解。
在2012年,安進等新一屆江淮汽車管理層上任后,公司發展思路由“規模”轉向“效益”,重點突出輕卡、MPV、SUV等優勢產品。安進表示江淮汽車在做大做強商用車,做精做優乘用車的戰略下,將更長遠的目光放在了打造節能和環保兩個企業優勢上。
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安進
以下為訪談實錄:
記者:今年是江淮汽車50周年,在中國的汽車行業,能活下來的地方車企不多,50歲的江淮有什么特點?
安進:江淮汽車走過了50年,我們對江淮有三個描述:“國有的”、 “地方的”、 “自主的”。
因為是國有的,所以有機制和管理上受到的約束;與國家隊相比,地方得到的資源和支持是不一樣的;因為是自主的,沒有合資背景,沒有外來的資本和技術,在這樣的背景下要做汽車,參與資本、技術、人力資本的國際化競爭,是不是就非常艱苦?
在這種背景下,江淮汽車一方面靠自主的發展,靠員工的努力艱苦奮斗。但除此之外,還依靠學習創新,自主發展的發展理念。
因為中國的汽車和國外差得很遠,江淮汽車跟別人就差得更遠。不學習怎么進步?在學習的基礎上,江淮結合中國市場競爭的情況,轉化在產品和市場上,有一些創新。在創新的同時,我們把握住了自己。
什么是自主?在我看自主就是自己的技術,自己的品牌,有自己的戰略,自己的追求,自己的方略。
記者:江淮汽車在中國汽車品牌里并不常被提起,但我們在近幾年的數據中發現,江淮汽車已經躋身前十。這其中的發展歷程和變化是什么?
安進:江淮的歷史很長,1964年建廠,但到1990年總共才生產了2萬多輛汽車,是一個小企業。但是從1990年開始江淮汽車的發展進入了快車道,到2013年年銷量達52萬輛。1990年的時候,我們一年只有不到3千萬元的銷售收入,到去年是400億元。
從產品結構上來看,目前江淮商用和乘用車并重,商用車的優勢更明顯一些。輕卡、重型卡車,無論是質量還是增幅都不錯。
雖然我們進入乘用車領域的時間不長,但是瑞風一直保持在商務MPV里一個比較領先的位置。轎車的發展并不如我們的戰略預期,但這也符合當前的實際情況。自主品牌在短短的七八年間要一下子參與到外國品牌高度重視的中國市場的殘酷競爭當中,所遇到的阻力和障礙是很大的。
過去哪里數得上江淮?現在江淮在中國汽車工業企業中排到了前十。從一個虧損的企業,到2013年近12億元的利潤,這是我們走自主創新道路的結果。
記者:江淮是否在調整自己的乘用車產品線?海外市場的拓展情況如何?
安進:在乘用車現在競爭格局之下,我們突出在細分市場里比較有優勢的產品。關于轎車,當一個品牌有影響力了,有技術實力了,市場永遠都是有機會的,關鍵問題是在當下的格局下,你如何突出你的優勢。
盡管乘用車領域的競爭非常激烈,但我們從市場到技術,從國內到國際都沒有放棄。比如國際市場的出口占江淮的比重比較大,一年出口大概6萬輛,其中乘用車和商用車的比例1:1,國際市場的地位甚至還比國內高一些。以巴西為例,在我們的產品進入之前,當地的汽車產品比國際主流至少落后兩代,所以我們的產品一進入就大受歡迎,2011年乘用車在當地銷售了3萬輛,后來雖然受到貿易壁壘的限制,但一年仍有1萬輛的銷量。
記者:江淮汽車不強調規模,而強調效益,出發點是什么?
安進:江淮汽車現在有自己比較成熟的研發流程管理技術。技術研發過程中包括很多資源整合配置、工藝流程,好的流程管理可以保障資源的有效配置,保證時間、資源充分利用。國際品牌的先進性在哪里?不僅是技術,還在于他們有比較成熟的開發流程和管理體系。這方面我們在自主品牌里還是比較獨特的。
比如說對動力總成的技術研究。我們有這種自信,作為自主品牌,江淮汽車的動力總成研究走在了前列。柴油機、汽油機、自動變速箱等產品的水準,放到世界上也是拿得出手的。目前汽油機直噴技術已經量產,雙離合自動變速箱已經試產。同時我們在做正向車身的開發技術,在意大利和日本設有有兩個研發中心。有一批專家,從概念設計到效果圖、模型、結構工程設計、輕量化都是朝著正向設計在走。每年的研發投入在10億以上。我們的車從第二代開始,碰撞就是5星。
要承擔這么大的研發投入,江淮必須要有比較好的效益。因為是國有的、地方的、自主的,所以意味著不可能有很多的外援。只能依靠當期效益。技術創新最終支撐了效益,效益則保證了創新。江淮以效益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