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河子坡医金融服务有限公司

獨家

動力電池行業:如何為供給側改革蓄“動力”

發布時間: 2016-03-31 10:16:06    來源: 電池中國網    作者: 王建軍
字體:

[摘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旨在使要素實現最優配置,提升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數量,其核心是創新和創造需求。2015年,動力電池產能井噴,國內主流動力電池供應商紛紛擴大產能。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旨在使要素實現最優配置,提升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數量,其核心是創新和創造需求。2015年,動力電池產能井噴,國內主流動力電池供應商紛紛擴大產能?!峨姵刂袊肪W認為,從動力電池產業解釋供給側,就是要求動力電池由過去注重產能的提高上,轉移到注重動力電池創新與質量上。相關企業在供給側改革進程中,應更加注重自主技術創新能力的培塑。

  2016年2月24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進一步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加快實現動力電池革命性突破,推動大中小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等組建協同攻關、開放共享的動力電池創新平臺,在關鍵材料、電池系統等共性、基礎技術研發上集中發力。

  業內專家對此紛紛表示,從動力電池產業解釋供給側,就是要求動力電池由過去注重產能的提高上,轉移到注重動力電池創新與質量上。

  動力電池市場熱度不減  質量是企業“生命線”

  通過政府貨幣類或非貨幣類激勵政策,針對購置類、使用類與基礎設施類進行獎勵,新能源汽車如雨后春筍般茁壯成長起來,并且由新能源汽車拉動了整個產業鏈的發展,特別是電池、電機、電控的發展。

  隨著各地獎勵機制與推廣力度的加強,新能源汽車產量也隨之增加。業內專家分析認為,2016年新能源汽車產量預計達到60萬輛,動力電池產能達30Gwh。市場表現上,新能源汽車產量與動力電池產能或將出現嚴重脫節,電池產能遠遠趕不上新能源汽車生產速度,動力電池供給趨緊。

  業內人士指出,目前我國動力電池產能尚未過剩,而是供不應求,國內動力電池缺口至少在4Gwh左右,生產出來的動力電池很快就被安裝到新能源汽車上使用,導致動力電池盲目擴張,一些原本不涉及鋰電池行業的企業,紛紛轉移投資進入動力電池上下游領域,生產出來的動力電池質量也會良莠不齊,很多產能是不好的電池累加上去的,真正好電池更加緊缺。

  我國動力蓄電池配套生產企業有170余家,多數汽車動力蓄電池生產企業缺乏研發基礎和保障一致性的生產工藝,在生產、技術、管理和人才等方面的能力也需提升。而在生產控制點上,遠遠落后國外,質量把關力度不夠,生產出來的電池循環壽命、安全性、一致性相對較差,導致電動汽車起火爆炸等事故偶有發生。

  電池的低溫和衰竭問題也較為突出。在北方寒冷地區,到了冬季,即便充滿電,車輛也無法行駛應有的里程;另一方面隨著連續使用,電池組逐年呈現快速衰減的情況,原來充滿電能跑100%的,到了第二年可能只能跑80%,到第三年甚至只能跑50%。

  值得注意的是,動力電池制造成本降低,但市場售價卻在增長。201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動力鋰離子電池單元成本較2014年下降了25%左右,2016年動力電池成本預計會在原來的基礎上下降。制作成本下降,但動力電池市場售價卻在升高。較低的制造成本與較高的銷售利潤,勢必會招來投資商進入這個行業,一些動力電池生產商有產能,但產品質量不過硬,導致產能與質量嚴重脫節的現象。

  優質動力電池產能不足  有去產能化改革的必要

  業內專家指出,如果說去庫存,降成本是政府部門通過宏觀調控、簡政放權可以實現的目標,那么對于動力電池企業來說,最重要的是以補短板的思維,實現有效供給。

  動力電池企業面臨的國際和國內競爭日趨激烈。2015年,全球排名第一的動力鋰電池供應商松下在華投資建廠,加上此前鋰電池巨頭LG化學與三星SDI在華工廠的前后竣工,與國內鋰電池市場的“廝殺”在所難免。

  與日韓等國家的動力電池產業相比,國產動力電池仍存在一定差距。表現在先進材料與研究不足、電池結構設計技術偏低、電池制造自動化程度低、電池制造新工藝開發能力弱、電池系統設計技術不強等方面。同時,優勢產能較弱,產品的良品率、安全性和可靠性有待進一步提高。電動汽車在使用過程中,很容易發生自燃、爆炸等事故。

  此外,動力電池盲目擴張,電池質量無法保證,導致了報廢電池數量增加,給動力電池回收利用帶來許多困擾。目前我國車用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由于受規模的限制,尚未形成回收市場,只能通過消費類電子產品中的鎳氫、鎳鎘、鋰電池的回收處理路線。且從事回收利用人員絕大部分是沒有資質的個體經營者,導致綜合資源利用率低,環境污染嚴重。這些都是動力電池產業去產能化改革的必要條件。

  專家指出,未來電動汽車產業不僅要追求產量,同時也要抓質量,兩手抓的重點在產品創新與質量上。

  國家采用高額補貼,在起步階段追求產業高速發展,有助于新能源汽車產業良性發展。但隨著產業進一步發展,高額補貼帶來的問題也隨之暴露,產量與產能上去了,產品質量卻有些滯后,一些靠補貼吃飯沒有技術含量的企業分食“高額補貼”,盲目擴張產能,不僅不會助推產業發展,到后期可能帶來隱患。及早關注產品質量與創新,防患于未然,產業才能良性健康發展。技術過硬、注重質量的動力電池研發與生產商,在國家停止補貼時勢必會占上風,市場無限廣闊。

  技術研發創新助力 “企業版”供給側改革見成效

  工信部部長苗圩指出,技術創新中心的重點,不是要解決單個企業所能解決也需要解決的關鍵技術,而是重點面向行業共性技術的突破。動力電池技術的進步決定了整車的性能、質量、安全等各方面成敗,工信部聯合了行業內外的九家企業,投入5億資金組建動力電池研究院或者動力電池的研發平臺。對此,國內不少企業快速跟進,通過技術創新驅動供給側改革。

  電池行業作為電動汽車、儲能、通信等的上游行業,對下游行業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于供給側改革,超威集團總裁楊新新表示,當前大多數行業特別是制造業都存在著產能過剩問題,作為制造業之一的電池行業,產能過剩情況尤為明顯。超威集團通過調整產品結構,適應下游應用市場需求變化,不斷推出高質量的新電池產品。

  天能集團過去以鉛蓄電池為主,現在則加大了鋰電池、微型汽車電池、資源回收利用等業務,在舊動能降本增效的基礎上,培育企業新動能,著力加快新舊動能的轉換。集團通過全球引智,目前擁有院士顧問4名,且歷年來累計投入研發費用達10億元以上。有力的保障了天能集團在新能源產業上持續快速發展。企業2015年上半年財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收同比增長14.5%,凈利潤同比增長476.5%至2.69億元,“企業版”供給側改革初見成效。

  實施供給側改革需要企業盡好自己的本分,抓好生產,在保證企業產品質量的同時,提升整個行業的產品品質,推動下游應用行業整體產品質量的提升。企業首先應該站在國家的高度,致力于提升整個制造業的整體水平,讓“中國制造”成為民族工業的品牌。同時還應該站在消費者的角度,不斷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提升自身的技術和研發實力。

(電池中國網獨家稿件,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更多推薦

專家專欄

企業專題

熱門文章

展會沙龍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