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北京億華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于民接受媒體采訪
2016年1月24日,以“構建競爭•創新•可持續的產業生態”為主題的第二屆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16)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順利閉幕。會議期間,北京億華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于民接受《電池中國》網采訪。
基礎設施不足阻礙氫燃料電池車商業化
2015年5月發布的《中國制造2025》中,明確提出純電動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將作為新能源汽車的重點發展戰略。2015年,我國燃料電池產業受到資本市場關注。與此同時,在日本、韓國和一些歐美國家,燃料電池車也已經實現了小批量的量產。
于民表示,氫能產業是零污染產業,與氧氣結合發電后,只產生水和熱,非常環保。在整個氫產業鏈上,包括制氫、儲氫、運氫、加氫、使用設備、加氫站運營等多個環節,這些環節不可能只靠一家公司來完成,需要全社會形成共識,一起來推動。
據于民介紹,與十年前相比,目前燃料電池成本已經下降了50%以上,氫燃料電池車制造、加氫站建設在技術上已經不存在問題。尤其是從技術角度講,氫燃料要同時達到有明火、密閉空間、4%-74%比重的情況下,才可能導致事故發生,但這些因素在設計過程中均已考慮到,會避免三種情況同時發生。此外,氫氣的密度較輕,一旦發生泄漏會向上豎狀擴散,而柴油、汽油的比重比較大,一旦著火更危險。因此從這個角度來說,氫燃料電池車的安全系數反而更高。
在于民看來,氫燃料電池車行業之所以還沒進入產業化發展階段,是因為基礎設施還不夠完善。據了解,目前我國也只在北京、上海、鄭州建有三個加氫站。但于民還是樂觀地表示,在《中國制造2025》中已經提出,屆時要基本解決加氫站以及氫能基礎設施的問題。此外,我國針對加氫站也有高額補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勵相關公司,推動加氫站的社會化。
燃料電池客車有望率先步入商業化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執行副理事長、科技部電動汽車重大項目總體專家組組長、全國政協常委、清華大學教授歐陽明高曾表示,目前純電動客車補貼退坡,給氫燃料電池的發展帶來了機遇,氫燃料電池汽車的發展,正在成為新能源汽車未來發展的方向。而在于民看來,燃料電池客車也有望率先進入商業化階段。
據于民介紹,目前國內燃料電池商用車采用較多的是氫電混合技術。這種技術的優勢在于,第一,通過電和氫燃料電池結合,可以讓電池工作更加平穩,延長燃料電池壽命;第二,采用氫電混合技術,可以把車在運行過程中剎車、減速的能量回收,轉化成電能,降低用戶的使用成本。
于民表示,過去幾年,氫燃料電池車大多屬于產品研發和示范運營階段,今年開始,可能會有小批量政府用車、公交客車進入商業運營階段。選擇在這些領域率先推進氫燃料電池車的商業化,是出于方便集中化運營的考慮。由于目前加氫站還不普及,集中運營更方便管理,可以有效降低成本,萬一出現問題,也可以快速解決。
(電池中國網獨家稿件,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