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13~14日,以“產業發展新生態”為主題的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首屆高端論壇在北京召開。國家稅務總局原副局長許善達在會上指出,應積極建立地方保護主義的仲裁機制,大力推進電動汽車市場化。
關于電動車進入家庭的問題,許善達指出,電動汽車目前成本較高,但從長遠考慮,其在節能減排和環保方面具有社會效益,目前新能源汽車發展欠缺綜合性成本分析,應增加運行油耗和尾氣排放兩個指標,綜合分析社會效益和企業效益,推行電動汽車有長遠的收益成本優勢。
關于地方保護主義,許善達認為,它一方面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動力,地方政府通過發展本地經濟為本地創收,更好地服務本地居民。但制定的一些保護當地利益的政策,排斥外來企業,束縛了市場競爭,這種地方保護主義不僅存在于電動汽車產業,其他產業也都存在。在產業發展中,地方保護主義容易造成市場割裂,造成整個社會成本的增加,極不利于公平市場競爭的形成。
許善達表示,美國治理地方保護主義的經驗值得借鑒。美國憲法規定,跨洲際的貿易由聯邦政府負責管理,如果某州制定的政策損害到其他州平等的市場競爭關系時,其他州可上告到聯邦法院,通過仲裁機制遏制地方保護主義。